元曲的特点及其在宋元社会中所起到的作用

元曲常与唐诗、宋词和汉赋并称为中国文学艺术百花园中的四株奇葩,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元灭宋后,元曲在以大都和临安为中心的地区流传开来。元曲的每一曲牌都有固定的格律要求,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灵活性较大。

元曲将传统诗词、民歌和方言俗语揉为一体,形成了诙谐、洒脱、率真的艺术风格,对词体的创新和发展带来极为重要的影响。

元曲一方面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的艺术传统;另一方面,他还担负着元代文人反抗统治者压迫的任务。元代社会读书人地位低,沦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元曲中往往有反抗政治专权,斥责社会黑暗的战斗光彩,充满反抗的情绪。有的指责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有的斥责“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

元曲中也有描写爱情的作品,但都泼辣,大胆。这些都是元曲的特殊艺术魅力。

现在我们总结一下元曲的特点:

(1)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词曲,政治色彩、文化色彩、艺术色彩都较多较浓,特定时期,政治色彩尤其突出;

(2)词曲均不限形式,基本点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3)元曲则是来源于北方草原民族的曲调,所以元曲又叫北曲。

(4)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