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草部·人参

本草纲目·草部·人参

释名亦名黄参、血参、人衔、鬼盖、神草、土精、地精、海腴、皱面还丹。气味(根)甘、微寒、无毒。主治阴亏阳绝之症(昏眩、自汗、痰鸣、脉大)。用人参十两细切,加水二十碗浸透,...


本草纲目·石部·土黄

本草纲目·石部·土黄

主治枯瘤赘痔乳,食瘘疬并诸疮恶肉。修治用砒石二两,木鳖子仁、巴豆仁各半两,硇砂二钱,为末,用木鳖子油、石脑油和成一块,油裹,埋土坑内,四十九日取出,劈作小块,瓷器...


本草纲目·草部·黄芪

本草纲目·草部·黄芪

释名亦名戴糁、戴椹、 草、百本、王孙。(“芪”原作为“耆”)。气味(根)甘、微温、无毒。主治小便不通。用黄芪二钱,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小儿减半。酒疸黄疾(醉后感寒,...


本草纲目·石部·石芝

本草纲目·石部·石芝

集解石芝者,石象芝也。石桂芝生石穴中,有枝条似桂树,而实石也。高尺许,光明而味辛。贵州普定分司署内有假山,山间有树,根干枝条皆石,而中有叶如榴,袅袅茂翠,开花似桂...


本草纲目·草部·甘草

本草纲目·草部·甘草

释名亦名蜜甘、蜜草、美草、 草、灵通、国老。气味(根)甘、平、无毒。主治伤寒咽痛(少阴症)。用甘草二两,蜜水灸过,加水二升,煮成一升半。每服五合,一天服两次。此方名“甘草...


本草纲目·石部·汤瓶内硷

本草纲目·石部·汤瓶内硷

集解此煎汤瓶内澄结成水硷,如细砂者也。附方消渴引饮。...


本草纲目·石部·琉璃

本草纲目·石部·琉璃

释名火齐。汉书作流离,言其流光陆离也。火齐,与火珠同名。主治身热目赤,以水浸冷熨之。...


本草纲目·石部·水精

本草纲目·石部·水精

释名水晶。气味辛,寒,无毒。主治熨目,除热泪。...


本草纲目·草部·当归

本草纲目·草部·当归

释名亦名干归、山蕲、白蕲、文无。气味(根)苦、温、无毒。主治血虚发热(困渴大饮,目赤面红,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如作为热症而服白虎汤必致死亡)。空当归身二钱(酒洗)。棉黄...


本草纲目·石部·玻璃

本草纲目·石部·玻璃

气味辛,寒,无毒。主治惊悸心热,能安心明目,去赤眼,熨热肿,摩翳障。...


本草纲目·石部·马脑

本草纲目·石部·马脑

释名玛瑙。气味辛,寒,无毒。主治辟恶,熨目赤烂。主目生陪翳,为末,日点。...


本草纲目·草部·桔梗

本草纲目·草部·桔梗

释名亦名白药、梗草、荠气味(根)辛、微温、有小毒。李时珍认为:“当以苦、辛、平为”。主治胸满不痛。用桔梗、枳壳等分。煎水二杯,成一杯,温服。伤寒腹胀(阴阳不和)。用桔梗...


本草纲目·石部·石鳖

本草纲目·石部·石鳖

集解石鳖生海边,形状大小俨如虫,盖亦化成者。虫俗名土鳖。...


本草纲目·石部·珊瑚

本草纲目·石部·珊瑚

气味甘,平,无毒。主治去目中翳,消宿血。为末吹鼻,止鼻衄。明目镇心,止惊痫。点眼,去飞丝。附方小儿目翳未坚,不可乱药,宜以栅瑚研如粉,日少少点之,三日愈。...


本草纲目·石部·杓上砂

本草纲目·石部·杓上砂

主治面上风粟,或青或黄赤,隐暗涩痛,及人唇上生疮者,本家杓上刮去唇砂一二粒,即安。又妇人吹乳,取砂七枚,温酒送下,更以炊帚枝通乳孔。此皆莫解其理。集解此淘米杓也。...


本草纲目·石部·青琅玕

本草纲目·石部·青琅玕

释名青琅玕,生蜀郡平泽,采无时,此蜀郡赋所称青珠,黄环者也。琅玕有数种色,以青者入药为胜,是琉璃之类,火齐宝也。气味辛,平,无毒。主治身痒,火疮痈疡,疥瘙死肌。白...


本草纲目·石部·铜矿石

本草纲目·石部·铜矿石

集解铜矿石,状如姜石而有铜 星,熔之取铜也,出铜山中。气味酸,寒,有小毒。主治丁肿恶疮,为末傅之。驴马脊疮,臭腋,磨汁涂之。...


本草纲目·石部·蜜栗子

本草纲目·石部·蜜栗子

集解蜜栗子生川、广、江、浙金坑中,状如蛇黄而有刺,上有金线缠之,色紫褐,亦无名异之类也。丹炉家采作五金匮药,制三黄。...


本草纲目·石部·石燕

本草纲目·石部·石燕

释名石燕状如蚬蛤,色如土,坚重如石。李明珍指出:石燕有二:一种是这里所录的石燕,乃是石类;另一种是乳铜中的石燕,乃是禽类。禽类石燕,常为助阳药。许多人因此误以为石...


本草纲目·石部·金星石

本草纲目·石部·金星石

释名金星石,石外有金色麸片;银星石,石外有银色麸片。两者的药效,大体相似。气味甘、寒、无毒。主治吐血咳血。用金星石、银星石、玄精石、不灰木、阳起石、云母石各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