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组词_伏字组词_伏的组词意思及拼音

  【伏的意思】:

  1.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趴:~案。~在桌子上。

  2.低下去:起~。此起彼~。

  3.隐藏:潜~。~击。昼~夜出。

  4.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天:入~。初~。三~天。每~十天。

  5.屈服;低头承认;被迫接受:~诛。

  6.使屈服;降伏:降龙~虎。

  7.伏特的简称。1安的电流通过电阻为1欧的导线时,导线两端的电压是1伏。

 

  【伏的拼音】:fú

  

伏的笔顺示意图

  【伏的组词大全】:

  埋伏

  [mái fú]

  1.在估计敌人要经过的地方秘密布置兵力,伺机出击:中(zhòng)~。四面~。把人马分做三路,两路~,一路出击。

  伏案

  [fú àn]

  上身靠在桌子上(读书、写字):~写作。

  蛰伏

  [zhé fú]

  1.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

  数伏

  [shǔ fú]

  进入伏天;伏天开始。见〖三伏〗。

  伏汛

  [fú xùn]

  在伏天里发生的河水暴涨的现象。

  伏法

  [fú fǎ]

  (犯人)被执行死刑:罪犯已于昨天~。

  四伏

  [sì fú]

  到处潜伏着:危机~。

  初伏

  [chū fú]

  1.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三伏头一伏的第一天。

  伏击

  [fú jī]

  预先将兵力荫蔽配 置在敌必经通路之侧,等待或引诱敌人进入该地区,突然发起攻击,迅速歼敌于运动中。

  终伏

  [zhōng fú]

  末伏。

  伏帖

  [fú tiē]

  同“服帖”

  出伏

  [chū fú]

  出了伏天;伏天结束:一~,天就凉快了。

  伏线

  [fú xiàn]

  埋下的线索;伏笔。

  伏贴

  [fú tiē]

  同“伏帖”

  伏笔

  [fú bǐ]

  写作上一种叙事的 表现技法。指作者在叙述中,对将要描叙的人物、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这种手法有助 于达到结构谨严、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

  伏辩

  [fú biàn]

  旧时指认罪的供状或悔过书。也作服辩。

  潜伏

  [qián fú]

  隐藏;埋伏:~着危险。

  伏诛

  [fú zhū]

  伏法。

  隐伏

  [yǐn fú]

  隐藏;潜伏:~在黑暗角落里。~着危机。

  降伏

  [xiáng fú]

  制伏;使驯服:没有使过牲口的人,连个毛驴也~不了。

  伏息

  [fú xī]

  隐匿形迹。

  庚伏

  [gēng fú]

  即三伏。因三伏中的初伏、中伏分别自夏至后的第三、第四个庚日开始,而末伏自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故三伏亦称“庚伏”。

  匍伏

  [pú fú]

  跪伏;趴伏。

  睡伏

  [shuì fú]

  谓伏几打盹。

  伏腊

  [fú là]

  1.亦作“伏臈”。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史记·留侯世家》:“留侯 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 黄石。”《后汉书·孝明帝纪》:“今百姓送终之制,竞为奢靡。生者无担石之储,而财力尽於坟土。伏腊无糟糠,而牲牢兼於一奠。”明 唐顺之《皇陵行》:“伏臈烝尝时不后,清明寒食更浇酒。”

  鼈伏

  [biē fú]

  鳖低头俯伏。《埤雅·释鱼》:“世云鳖伏随日,谓随日光所转,朝首东乡,夕首西乡也。”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一·鳖》:“《类从》云:‘鼉一鸣而鳖伏,性相制也。’”

  沈伏

  [shěn fú]

  1.亦作“沉伏”。滞郁。《国语·周语下》:“为之六閒,以扬沉伏,而黜散越也。”韦昭 注:“沉,滞也。”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二:“所谓大吕、应钟、南吕、林钟、仲吕、夹钟,此六者为阴月之管,谓之吕。吕者,助也,言阴气沉伏,各有助也。”

  首伏

  [shǒu fú]

  犹言坦白服罪。

  伏猛

  [fú měng]

  指老虎。

  兽伏

  [shòu fú]

  1.谓兽类因恐惧而俯伏。

  臣伏

  [chén fú]

  屈服称臣。

  伏流

  [fú liú]

  也叫地下河流、潜 流、暗流、暗河。指没入地表以下的河段。多发育于石灰岩地区。常见于广西、贵州等省区。特点是河 水没入地下,潜流一段后再流出地面。

  陈伏

  [chén fú]

  设置伏兵。

  退伏

  [tuì fú]

  退缩隐藏。

  诡伏

  [guǐ fú]

  奸诈而隐藏不露。

  搭伏

  [dā fú]

  身体向前倚靠俯伏。

  稽伏

  [jī fú]

  囤积。《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祐元年》:“豪姓蓄贾,乘时贱收,水旱则稽伏而不出,须其翔踊以牟厚利,而农民贵糴。”

  鼠伏

  [shǔ fú]

  1.谓如鼠伏地,隐踪躲藏。

  缩伏

  [suō fú]

  畏缩屈服。

  栖伏

  [qī fú]

  栖身隐伏。

  伏鸾

  [fú luán]

  三国 魏 邓艾 的别号。

  伏乞

  [fú qǐ]

  向尊者恳求。伏,敬词。

  伏窜

  [fú cuàn]

  藏匿逃窜。《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天子陪臣 盈 得罪於王之守臣,将逃罪。罪重於郊甸,无所伏窜。”汉 贾谊《吊屈原文》:“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鸞凤伏窜兮,鴟梟翱翔。”明 何景明《与何粹夫书》:“子衡 伏窜於海滨,有忧国伤人之思。”

  伏闇

  [fú àn]

  隐伏暗处;隐藏。

  报伏

  [bào fú]

  通报;禀报。

  伏甲

  [fú jiǎ]

  谓埋伏武士或军队。《左传·昭公十一年》:“楚子 伏甲而饗 蔡侯 於 申,醉而执之。”宋 沉括《梦溪笔谈·杂志二》:“谋伏甲 梁氏 之宫,须其入以杀之。”金 萧贡《悲长平》诗:“秦 兵伏甲 武安 西,赵 将非材战士携。”

  款伏

  [kuǎn fú]

  1.亦作“款服”。亦作“欵服”。诚心归附。《魏书·神元帝纪》:“始祖召杀之,尽并其众,诸部大人,悉皆欵服。”《旧唐书·任瓌传》:“瓌 在 冯翊 积年,人情諳练,愿为一介之使,衔命之关,同州 已东,必当款伏。”宋 陆游《上殿札子》:“范仲淹 气压 灵夏,故西讨而 元昊 款伏。”

  覆伏

  [fù fú]

  覆育。指鸟类孵卵。

  伛伏

  [yǔ fú]

  曲背俯伏。 汉 王充 《论衡·论死》:“鷄卵之未字也,澒溶於鷇中,溃而视之,若水之形,良雌傴伏,体方就成。” 北齐 刘昼 《新论·贪爱》:“ 炎州 有鸟,其名曰梟,傴伏其子,百日而长,羽翼既成,食母而飞。” 茅盾 《归途拾零·韩江船》:“撑时……渐行身渐伛伏,将近前舱处,亦即撑的一个单位动作完时,那简直是顶住了那篙子用力在爬,其辛苦可想而知。”

  伏水

  [fú shuǐ]

  1.指地下涌出的水。南朝 梁 何逊《渡连圻》诗之二:“阴岸生駮蘚,伏水拂澄沙。”

  擿伏

  [tī fú]

  揭露隐秘的坏事。

  罔伏

  [wǎng fú]

  谓无所藏匿。语出《书·大禹谟》:“嘉言罔攸伏。”孔 传:“善言无所伏,言必用。”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奏启》:“后 汉 羣贤,嘉言罔伏。”

  拱伏

  [gǒng fú]

  敬服。

  昼伏

  [zhòu fú]

  白天隐蔽不动。

  伏伺

  [fú sì]

  隐伏窥伺。

  顿伏

  [dùn fú]

  犹跌倒。

  拜伏

  [bài fú]

  1.跪拜俯伏。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

  狡伏

  [jiǎo fú]

  狡诈地藏匿。

  伏局

  [fú jú]

  下棋时失败的一方表示服输。

  伏候

  [fú hòu]

  俯伏等候。下对上的敬词。

  伏地

  [fú dì]

  本地出产或土法制造的:~小米儿。~面。

  伏听

  [fú tīng]

  1.谓暗中探听。

  诬伏

  [wū fú]

  犹诬服。

  悦伏

  [yuè fú]

  见“悦服”。

  伏辕

  [fú yuán]

  1.伏在车辕上。指拉车。唐 窦庠《酬谢韦卿二十五兄俯赠辄敢书情》诗:“荆山 璞在终应识,楚国 人知不是狂。莫恨伏辕身未老,会将筋力事 王良。”姚雪垠《言志篇》:“老马伏辕征路远,晓窗愁杀白头翁。”

  伏状

  [fú zhuàng]

  1.承认罪状。

  克伏

  [kè fú]

  制伏,战胜。

  藏伏

  [cáng fú]

  潜伏,隐藏。

  喑伏

  [yīn fú]

  见“喑付”。

  伏菟

  [fú tú]

  1.见“伏兔”。

  伏处

  [fú chǔ]

  1.隐居。《庄子·在宥》:“贤者伏处大山嵁巖之下,而万乘之君忧慄乎庙堂之上。”清 姚莹《复荐青一兄书》:“愧无古人高洁之行,伏处邱园,而浮沉外吏,数见黜辱,已自伤矣!”

  销伏

  [xiāo fú]

  消除。宋 李纲《释疑》:“灾害未易弭,必有销伏之策。”《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元年》:“修不经之细祝,塞可惧之大变。人且未信,天胡可欺!臣诚至愚,窃恐销伏之间未得为计也。”

  滞伏

  [zhì fú]

  谓沉滞,滞积。

  伏气

  [fú qì]

  1.屏气,抑止呼吸。形容惶恐的样子。

  飞伏

  [fēi fú]

  1.汉代易学术语。以卦见者为飞,不见者为伏;以飞为未来,伏为既往。

  跧伏

  [quán fú]

  蜷伏。

  伏臈

  [fú là]

  见“伏腊”。

  厌伏

  [yàn fú]

  1.倾倒伏地。《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而散,吏士皆厌伏。”晋 陶潜《搜神后记》卷七:“﹝ 周子文 ﹞少时喜射猎,常入山,忽山岫间有一人……此人便牵弓满鏑向 子文,子文 便失魂厌伏。”

  抱伏

  [bào fú]

  禽鸟孵卵。

  伏魄

  [fú pò]

  1.古代迷信,谓人始死时魂魄离体未久,可持死者之衣升屋,北面三呼,招其魂魄归体,称为“伏魄”。伏,通“復”。

  伏猎

  [fú liè]

  1.唐户部侍郎萧炅曾将“伏腊”误读为“伏猎”。后因以“伏猎”为大臣不学无文之典实。

  暑伏

  [shǔ fú]

  夏季伏天。

  伏虎

  [fú hǔ]

  降服猛虎,比喻战胜邪恶势力。

  叹伏

  [tàn fú]

  1.同“叹服”。《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射驰使写碑还校,如衡所书,莫不叹伏。”宋苏舜钦《韩公行状》:“郡将皇甫选为世吏师,闻公治状,叹伏不能已。”《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众官尽叹伏少师有此等度量。”

  伏翼

  [fú yì]

  即蝙蝠。

  伏事

  [fú shì]

  1.隐秘的事情。《战国策·赵策四》:“楼缓 将使,伏事辞行。”吴师道 补正:“‘伏事’句,隐祕之事也。”

  驯伏

  [xùn fú]

  1.驯服,驯顺。前蜀 杜光庭《录异记·孝》:“杨太博,资州 人也,年十六,庐父母墓三年,有神灯照墓,猛虎驯伏,有白兔之异。”元 杨维桢《奉题子昂骝马图》诗:“东家主人役老段,不取驍腾取驯伏。”邹韬奋《经历》五五:“名字不见经传的文人也不见得都是驯伏的羔羊。”

  尘伏

  [chén fú]

  犹蛰居。

  伏丑

  [fú chǒu]

  谓隐伏的寇盗。

  伏老

  [fú lǎo]

  1.自认年老精力衰退。《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只因不伏老,兀自贪色,荡散了一个家计。”

  走伏

  [zǒu fú]

  1.逃匿。《三国志·魏志·锺会传》:“西塞 成都 之路,北絶越逸之径,四面云集,首尾并进,蹊路断絶,走伏无地。”

  匿伏

  [nì fú]

  隐藏;潜伏。

  准伏

  [zhǔn fú]

  在供词或公文上签画的花押。

  消伏

  [xiāo fú]

  消除。《后汉书·明帝纪》:“今何以和穆阴阳,消伏灾谴?”《后汉书·杨厚传》:“因陈 汉 三百五十年之戹,宜蠲法改宪之道,及消伏灾异。”宋 苏辙《御试制策》:“陛下戒慎天灾,震惧日食、淫雨、煗气、江河之失度,而思闻消伏之理。”

  摄伏

  [shè fú]

  见“摄服”。

  伏龟

  [fú guī]

  传说中俯伏在松树下的神龟,为松树之精所化。《淮南子·说山训》:“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兔丝;上有丛蓍,下有伏龟。”唐 李商隐《高松》诗:“上药终相待,他年访伏龟。”朱鹤龄 注引《嵩山记》:“嵩高山 有大松树,或百岁,或千岁,其精变为青牛,为伏龟,採食其实得长生。”

  收伏

  [shōu fú]

  1.使敌人投降屈服。

  伏历

  [fú lì]

  见“伏櫪”。

  金伏

  [jīn fú]

  金气伏藏。多用以指炎热的伏天。按我国农历,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此即所谓“庚日必伏”,而庚,五行属金,金畏火而金气伏藏,故称。

  掩伏

  [yǎn fú]

  埋伏;藏匿。

  宾伏

  [bīn fú]

  归顺;服从。

  伏阴

  [fú yīn]

  "盛夏中出现的寒气。谓气候反常;旧时迷信谓道士或巫婆敬神﹑念咒后灵魂即离体而去聆受神的指示以为人禳灾除病;这种做法称为""伏阴"";中医学术语。"。

  踏伏

  [tà fú]

  1.亦作“蹋伏”。亦作“蹹伏”。搜索敌人的伏兵。《左传·宣公十二年》“前茅虑无”晋 杜预 注:“如今军行,前有斥候蹋伏。”孔颖达 疏:“前有斥候蹋伏者,令人远在军前斥度候望,虑有伏兵,使蹋行之。”蹋,一本作“蹹”。《南齐书·曹虎传》:“虎 令辅国将军 朱公恩 领骑百匹及前行踏伏,值贼游军,因合战破之。”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喜兆》:“淮西 用兵时,刘沔 为小将,军头颇易之,每捉生踏伏,沔 必在数,前后重创,将死数四。”《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六年》:“夏四月,桓天生 復引 魏 兵据 隔城,詔游击将军 下邳 曹虎 督诸军讨之。辅国将军 朱公恩 将兵蹹伏。”

  湮伏

  [yān fú]

  隐匿。

  扶伏

  [fú fú]

  见“扶服”。

  伏中

  [fú zhōng]

  指三伏期间。

  帖伏

  [tiē fú]

  1.贴地而伏。

  愆伏

  [qiān fú]

  谓阴阳失调。多指气候失常。语本《左传·昭公四年》:“冬无愆阳,夏无伏阴。”《孔丛子·论书》:“是故阴阳清和,五星来备,烈风雷雨各以其应,不有迷错愆伏,明 舜 之行合於天也。”《宋书·王弘传》:“荏苒推迁,忽及三载,遂令负乘之衅,彰著幽明,愆伏之灾,患缠氓庶。”宋 欧阳修《原弊》:“夫阴阳在天地间,腾降而相推,不能无愆伏,如人身之有血气,不能无疾病也。”

  伏寇

  [fú kòu]

  暗藏的仇敌。

  廋伏

  [sōu fú]

  指伏兵。

  鸾伏

  [luán fú]

  比喻贤士隐居。

  伏戎

  [fú róng]

  1.埋伏军队或刺客。

  俛伏

  [fǔ fú]

  1.弯下身子。

  佩伏

  [pèi fú]

  见“佩服”。

  逃伏

  [táo fú]

  逃亡隐匿。《后汉书·安成孝侯赐传》:“ 赐 少孤。兄 显 报怨杀人,吏捕 显 杀之。 赐 与 显 子 信 卖田宅,同抛财产,结客报吏,皆亡命逃伏,遭赦归。”《宋书·自序传·林子》:“一门既陷妖党,兄弟并应从诛,逃伏草泽,常虑及祸。”

  伏尸

  [fú shī]

  1.见“伏尸”。

  沦伏

  [lún fú]

  犹隐没。

  火伏

  [huǒ fú]

  谓心星(大火)隐没。《左传·哀公十二年》:“丘 闻之,火伏而后蛰者毕。”杜预 注:“火,心星也,火伏在十月。”《新唐书·历志三上》:“《麟德历》霜降后五日,火伏。小雪后十日,晨见。”

  伏兔

  [fú tù]

  1.亦作“伏菟”。隐伏或蹲伏着的兔子。

  伏愆

  [fú qiān]

  认罪。

  伏愿

  [fú yuàn]

  表示愿望的敬辞。

  伏疾

  [fú jí]

  隐疾。喻隐患。

  伏惟

  [fú wéi]

  敬辞。表示有所陈 述或愿望。

  伏隐

  [fú yǐn]

  藏匿;隐居。《左传·昭公十三年》:“苛慝不作,盗贼伏隐;私欲不违,民无怨心。”汉 陆贾《新语·资质》:“鲍丘 之德行,非不高於 李斯、赵高 也,然伏隐於 嵩 庐之下而不録於世,利口之臣害之也。”

  凫伏

  [fú fú]

  像凫一样踡伏。

  泥伏

  [ní fú]

  比喻安于下位。

  帅伏

  [shuài fú]

  犹帅服。

  伏狮

  [fú shī]

  指船头或船尾顶部的大横木。

  伏牺

  [fú xī]

  见“伏羲”。

  回伏

  [huí fú]

  迂回起伏。

  伏枕

  [fú zhěn]

  1.伏卧在枕上。《诗·陈风·泽陂》:“寤寐无为,辗转伏枕。”后多指因病弱、年老而长久卧床。《北齐书·陆卬传》:“遭母丧,哀慕毁瘁,殆不胜丧,至沉篤,顿昧伏枕。”唐 杜甫《病后过王倚饮赠歌》:“王生 怪我颜色恶,答云伏枕艰难遍。”明 李贽《复焦弱侯》:“然我老矣,伏枕待死,笔墨久废。”

  逸伏

  [yì fú]

  犹隐伏。

  伏生

  [fú shēng]

  汉 时 济南 人,名 胜,或云字 子贱。原 秦 博士,治《尚书》。始皇 焚书,伏生 以书藏壁中。汉 兴后,求其书已散佚,仅得二十九篇,以教于 齐 鲁 间。文帝 即位,闻其能治《尚书》,欲召之。然 伏生 年已九十馀,老不能行,乃诏太常使掌故 晁错 往受之。西汉《尚书》学者,皆出其门下。相传所撰有《尚书·大传》三卷,疑为后学杂录所闻而成。参阅 清 陈寿祺《尚书大传序录》。明 方孝孺《叶用宾赞》:“閲百年之变故,儼一代之仪刑。是盖齐乎 秦 伏生 之寿,而庶几 汉 管寧 之清者乎!”

  伏利

  [fú lì]

  尚未开发的物资、财源。《管子·五辅》:“发伏利,输墆积,修道途,便关市,慎将宿,此谓输之以财。”尹知章 注:“利人之事积久隐伏者,发而用之。”

  伏灵

  [fú líng]

  1.亦作“伏苓”。即茯苓。菌类植物名。寄生于山林松根,状如块球。中医用以入药。

  马伏

  [mǎ fú]

  犹马爬。

  伏苓

  [fú líng]

  见“伏灵”。

  伏礼

  [fú lǐ]

  犹言陪礼。

  蚁伏

  [yǐ fú]

  比喻降服者之多。

  伏袭

  [fú xí]

  谓伏兵袭击。

  伏暑

  [fú shǔ]

  炎热的伏天。

  歇伏

  [xiē fú]

  在伏天停工休息。

  蹲伏

  [dūn fú]

  1.低低地蹲着,上身前倾:他~在草丛里窥视周围的动静。

  伏特

  [fú tè]

  电压单位,符号V。这个单位名称是为纪念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Conte Alessandro Volta, 也译作伏打)而定的。简称伏。

  入伏

  [rù fú]

  进入伏天;伏天开始。

  末伏

  [mò fú]

  1.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最后的一伏。

  伏侍

  [fú shi]

  见〖服侍〗。

  起伏

  [qǐ fú]

  1.一起一落:麦浪~。这一带全是连绵~的群山。

  雌伏

  [cí fú]

  1.屈居人下:丈夫当雄飞,安能~!

  中伏

  [zhōng fú]

  1.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是三伏的第二伏。

  制伏

  [zhì fú]

  用强力压制使驯服。也作制服。

  三伏

  [sān fú]

  1.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第一天,初伏、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通常也指从初伏第一天到末伏第十天的一段时间。三伏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期。

  二伏

  [èr fú]

  中伏。

  伏罪

  [fú zuì]

  也作服罪。承认自 己的罪过。

  头伏

  [tóu fú]

  初伏。

  设伏

  [shè fú]

  布置伏兵:~擒敌。

  伏枥

  [fú lì]

  1.亦作“伏歷”。马伏在槽上。指受人驯养。《汉书·李寻传》:“马不伏歷,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唐 杜甫《高都护骢马行》:“雄姿未受伏櫪恩,猛气犹思战场利。”

  虎伏

  [hǔ fú]

  滚轮的旧称。

  惊伏

  [jīng fú]

  谓受惊而趴伏。

  阴伏

  [yīn fú]

  1.隐秘不为人知的坏事。

  趋伏

  [qū fú]

  犹匍匐。

  雉伏

  [zhì fú]

  比喻藏身。

  伏落

  [fú luò]

  沦落。元 关汉卿《双赴梦》第三折:“我壮志消磨,暮年折剉,今日向匹夫行伏落。”

  翕伏

  [xī fú]

  犹收敛。

  伏轼

  [fú shì]

  亦作“伏式”。俯身靠在车前的横木上。

  鼎伏

  [dǐng fú]

  鼎隐没不见。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泗水》:“周显王 四十二年,九鼎沦没 泗 渊。秦始皇 时,而鼎见于斯水。始皇 自以德合 三代,大喜,使数千人没水求之,不得,所谓鼎伏也。”

  讬伏

  [tuō fú]

  托身隐伏。

  底伏

  [dǐ fú]

  犹隐伏。

  奸伏

  [jiān fú]

  隐伏未露的坏人坏事。

  伏合

  [fú hé]

  据《新五代史·李琪传》载,唐 朝 大明宫 中的 紫宸殿 称閤,是天子于朔望日接见群臣的便殿(一说为前殿,见 宋 王溥《唐会要·大明宫》)。后因以“伏閤”指朝臣俯伏閤下向天子奏事。

  黜伏

  [chù fú]

  斥退;降服。

  伏节

  [fú jié]

  犹言殉节。指为维护某种事物或追求理想而死。

  踞伏

  [jù fú]

  蹲伏。

  摧伏

  [cuī fú]

  折伏,制服。

  跪伏

  [guì fú]

  [指动物] 卧下或跪下来休息或像休息。

  卑伏

  [bēi fú]

  犹言低声下气。

  迸伏

  [bèng fú]

  隐伏,逃匿。迸,通“屏”。

  伏读

  [fú dú]

  谓恭敬地阅读。“伏”为表敬之词。《孔丛子·杂训》:“子思 在 鲁,使以书如 卫 问 子上,子上 北面再拜,受书伏读。”后世臣下阅读帝王诏书 清 俞正燮《<澳门纪略>跋》:“昔尝伏读 圣祖仁皇帝 康熙 五十五年十月辛亥圣训。”

  惕伏

  [tì fú]

  恐惧而伏于地。

  伏念

  [fú niàn]

  1.谓退而自省。

  蠖伏

  [huò fú]

  如尺蠖之屈伏。比喻人不得志。

  伏膺

  [fú yīng]

  1.服膺。伏,通“服”。谓倾心,钦慕。《晋书·孙绰传》:“沙门 支遁 试问 绰:‘君何如 许(许询)?’答曰:‘高情远致,弟子早已伏膺;然一咏一吟,许 将北面矣。’”《世说新语·品藻》作“服膺”。宋 沉辽《赠清道》诗:“当时二子最名盛,至今学者皆伏膺。”

  骥伏

  [jì fú]

  见“驥伏櫪”。

  伏踬

  [fú zhì]

  暂无释义

  惭伏

  [cán fú]

  亦作“慙伏”。见“惭服”。

  具伏

  [jù fú]

  完全认罪。《新五代史·李从温传》:“﹝ 从温 ﹞尝诬亲吏 薛仁嗣 为盗,悉籍没其家貲数千万。仁嗣 等诣闕自诉,事下有司,从温 具伏。”《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 田钦祚 ﹞与都部署 郭进 不协,敌至,闭壁自守,去又不追,蓄军资以规利,为部下所讼,詔鞫之,钦祚 具伏。”

  发伏

  [fā fú]

  1.揭露隐蔽的坏人坏事。

  摘伏

  [zhāi fú]

  1.犹折服。

  伏方

  [fú fāng]

  北方。

  蹴伏

  [cù fú]

  蹲伏貌。《花城》1981年第1期:“飞鹰岩 里有一只硕大无朋的石鹰,形如蹴伏,像在那里养精蓄锐,行将到大海之上搏击长空。”

  蜇伏

  [zhē fú]

  蜇伏应为蛰伏,本义指动物冬眠,藏起来不吃不动。也比喻人或者事物、事件隐藏不露面,比如蛰伏乡间。

  伏莽

  [fú mǎng]

  《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莽,丛生的草木。后以“伏莽”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

  倚伏

  [yǐ fú]

  依存隐伏。

  伏卧

  [fú wò]

  1.趴着;卧倒。

  伏波

  [fú bō]

  1.汉将军名号。

  爬伏

  [pá fú]

  趴下,伏倒。

  搜伏

  [sōu fú]

  搜索隐伏之敌。

  伏祠

  [fú cí]

  秦 时伏日祭祀名。

  钦伏

  [qīn fú]

  敬服。

  眙伏

  [yí fú]

  惊服。

  归伏

  [guī fú]

  归顺降服。

  伏泉

  [fú quán]

  从地下流出的水。

  僵伏

  [jiāng fú]

  1.倒毙(的人)。

  伏热

  [fú rè]

  盛夏的炎热。

  郁伏

  [yù fú]

  蕴藏隐伏。

  慴伏

  [shè fú]

  亦作“慴服”。

  山伏

  [shān fú]

  日本修验道行者的统称。

  伏閤

  [fú hé]

  据《新五代史·李琪传》载,唐 朝 大明宫 中的 紫宸殿 称閤,是天子于朔望日接见群臣的便殿(一说为前殿,见 宋 王溥《唐会要·大明宫》)。后因以“伏閤”指朝臣俯伏閤下向天子奏事。《旧唐书·崔仁师传》:“会有伏閤上诉者,仁师 不奏,太宗 以 仁师 罔上,遂配 龚州。”宋 无名氏《儒林公议》卷上:“时 孔道辅 为御史中丞,范仲淹 居諫职,知不可以偏言夺,乃相举牵臺諫合入,伏閤拜疏。”

  般伏

  [pán fú]

  犹盘伏。屈身向下,一种行礼的动作。

  伏引

  [fú yǐn]

  谓服罪,认罪。《魏书·李崇传》:“崇 摄 庆宾 曰:‘尔弟逃亡,何故妄认他尸?’庆宾 伏引。”《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四年》:“臣等穷治,辞不伏引;然众证明昞,準律当死。”

  伏弩

  [fú nǔ]

  1.埋伏弓箭手。

  伏雨

  [fú yǔ]

  指连绵不断的雨。 唐 杜甫 《秋雨叹》诗之二:“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仇兆鳌 注引 赵子栎 曰:“阑珊之风,沉伏之雨,言其风雨之不已也。”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红萝炭﹞如经伏雨久淋,性未过尽,而火气太炽,多能损人。” 清 纳兰性德 《浣溪纱》词之二:“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

  偃伏

  [yǎn fú]

  1.躺卧;伏卧。

  伏首

  [fú shǒu]

  1、靠着,依偎。2、贴近头部,埋头,用手放在额前轻轻趴着。深思或者周围比较安静的时候,一个人静静地思考、入神、发呆会出现伏首的画面。

  闭伏

  [bì fú]

  犹隐藏。

  伏石

  [fú shí]

  暗礁。

  蟠伏

  [pán fú]

  蟠曲俯伏。 宋 陆游 《入蜀记》卷二:“过 瓜步山 ,山蜿蜒蟠伏,临江起小峰,颇巉峻。”

  柔伏

  [róu fú]

  1.柔软调伏。

  伏军

  [fú jūn]

  埋伏的军队。

  伏匿

  [fú nì]

  隐藏;躲藏。《楚辞·九辩》:“騏驥伏匿而不见兮,凤皇高飞而不下。”唐 柳宗元《唐故万年令裴府君墓碣》:“宿工老师,不得伏匿,皆来会堂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阿英》:“盗纵羣队穷搜,凡伏匿巖穴者,悉被杀掳。”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秦 既焚烧诗书,坑诸生于 咸阳,儒者乃往往伏匿民间,或则委身于敌以舒愤怨。”

  不伏

  [bù fú]

  不服。《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那大姓委实受冤,心里不伏,到上边监司处再告将下来。”《儒林外史》第四回:“众回子心里不伏,一时聚众数百人,鸣锣罢市,闹到县前来。”

  称伏

  [chēng fú]

  亦作“称服”。称赞佩服。

  诱伏

  [yòu fú]

  引诱敌人进入伏击地区。

  彼伏

  [bǐ fú]

  这里起来,那里落下。形容接连不断。

  伏怨

  [fú yuàn]

  潜藏的怨恨。

  伏手

  [fú shǒu]

  称手,顺手。

  深伏

  [shēn fú]

  潜伏。

  扒伏

  [bā fú]

  趴伏。

  伏吟

  [fú yín]

  旧时术士占卜吉凶时所得卦爻之象。前蜀 杜光庭《孙途司马本命醮词》:“况命年天符临勾绞之方,小运当伏吟之位。十三宿内,月孛所经,大运行年,犹居冲破,以兹疑惧,恐履灾凶。”《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婚姻上更返吟復吟”王季思 注引 王伯良 曰:“反吟復吟,见 沉括《笔谈·六壬论》。又《命书》:‘年头为伏吟,对宫为反吟。’云:‘伏吟反吟,涕泪淫淫。’术家占婚姻遇此,虽成,亦有迟留之恨。”

  客伏

  [kè fú]

  使宾服。

  招伏

  [zhāo fú]

  1.招认。

  赤伏

  [chì fú]

  “赤伏符”的简称。

  安伏

  [ān fú]

  犹言安慰,抚慰。

  讋伏

  [zhé fú]

  因恐惧而不敢动弹。唐 韦应物《骊山行》:“英豪共理天下晏,戎夷讋伏兵无战。”

  平伏

  [píng fú]

  1.平定;平息。

  伏雌

  [fú cí]

  指母鸡。

  伏道

  [fú dào]

  1.暗道,隐秘的通道。

  詟伏

  [zhé fú]

  因恐惧而不敢动弹。

  甘伏

  [gān fú]

  1.甘心承受。

  推伏

  [tuī fú]

  同“推服”。《晋书·刘毅传》:“毅 刚猛沉断,而专肆很愎,与 刘裕 协成大业,而功居其次,深自矜伐,不相推伏。”唐 白行简《李娃传》:“雋朗有词藻,迥然不羣,深为时辈推伏。”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 閔生 ﹞有《渔腹誌》一篇,棨 尤所推伏。”

  鳖伏

  [biē fú]

  鳖低头俯伏。

  伏下

  [fú xià]

  先按下心来,等待特定的指令。

  畏伏

  [wèi fú]

  敬服。伏,通“服”。《陈书·程灵洗传》:“灵洗 素为乡里所畏伏,前后守长恒使召募少年,逐捕劫盗。”宋 叶适《故枢密参政江公墓志铭》:“试辟痈太学,锋鋭涉敏,同舍畏伏。”

  环伏

  [huán fú]

  俯卧于四周。

  伏薮

  [fú sǒu]

  方言。谓鸡孵卵。

  见伏

  [jiàn fú]

  显现和隐没;隐现。

  伏肉

  [fú ròu]

  死尸的肉。

  茵伏

  [yīn fú]

  车蓐和车轼。

  卧伏

  [wò fú]

  趴伏隐藏。峻青《秋色赋·女英雄孙玉敏》:“一个卧伏在深草丛里的青年姑娘,被烟味刺激得打了一个喷嚏,她忙用手背揉了揉渗出了泪花的眼睛,端好了枪,依然在注视着山下的村庄。”

  神伏

  [shén fú]

  佩服、钦佩、五体投地等。

  署伏

  [shǔ fú]

  北方进入夏天最热的时候。

  伏旱

  [fú hàn]

  伏天出现的旱情:战胜~。

  伏路

  [fú lù]

  暗道,隐秘的通路。

  伏维

  [fú wéi]

  见“ 伏惟 ”。

  压伏

  [yā fú]

  见“压服”。

  寝伏

  [qǐn fú]

  1.卧伏。

  伏望

  [fú wàng]

  表希望的敬词。多用于下对上。

  调伏

  [diào fú]

  1.佛教谓调和身口意三业,以制伏诸恶。

  伏戏

  [fú xì]

  见“伏羲”。

  托伏

  [tuō fú]

  暂无释义

  涅伏

  [niè fú]

  拉丁语nervus(英语nerve)的音译。神经。

  避伏

  [bì fú]

  犹隐藏。

  窟伏

  [kū fú]

  在洞中隐藏。

  戢伏

  [jí fú]

  1.隐居。唐 李华《卢郎中斋居记》:“仁人静士,戢伏自持。”

  伏辜

  [fú gū]

  服罪;承担罪责而死。语本《诗·小雅·雨无正》:“舍彼有罪,既伏其辜。”《史记·太史公自序》:“诸侯骄恣,吴 首为乱。京师行诛,七国伏辜。”《汉书·佞倖传·董贤》:“父子骄蹇,至不为使者礼,受赐不拜,辠恶暴著。

  蛾伏

  [é fú]

  亦作“蛾服”。俯身伏地,表示顺从。

  踠伏

  [wǎn fú]

  犹蜷伏。

  弭伏

  [mǐ fú]

  驯伏;顺服。

  伏剑

  [fú jiàn]

  以剑自刎。

  伏蛰

  [fú zhé]

  隐伏,潜藏。闻一多《<西南采风录>序》:“让我们在那人性的幽暗角落里伏蛰了数千年的兽性跳出来反噬他一口。”

  猒伏

  [yàn fú]

  谓使人服气。

  下伏

  [xià fú]

  三伏中的末伏。

  伏脉

  [fú mài]

  1.指文章中前后照应的线索。

  幽伏

  [yōu fú]

  犹隐伏。

  伏忍

  [fú rěn]

  初心行者,欲忍顺逆境,先须调伏其心,叫做伏忍。

  伏火

  [fú huǒ]

  1.农历六月黄昏大火(古星名,即心宿二)的位置在中天,大暑后逐渐向西退伏,古谓“伏火”。

  屏伏

  [píng fú]

  1.隐退,避匿。宋 陆九渊《荆国王文公祠堂记》:“忠朴屏伏,憸狡得志。”明 高启《送倪雅序》:“余旅食江上,别君者累年,屏伏摧沮,曩时之意尽矣。”

  嗟伏

  [jiē fú]

  叹服。《北史·高构传》:“构 有所詆訶,道衡 未尝不嗟伏。”《新唐书·文苑传下·孟浩然》:“﹝ 孟浩然 ﹞年四十,乃游京师。尝於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

  伏态

  [fú tài]

  处于潜伏状态。

  伏女

  [fú nǚ]

  指 西汉 经学家 伏胜 的女儿。曾奉父命传《尚书》于 晁错。

  伏奏

  [fú zòu]

  谓俯伏上奏。

  承伏

  [chéng fú]

  认罪。

  补伏

  [bǔ fú]

  补付,补给。

  贴伏

  [tiē fú]

  1.紧贴着;黏附着。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梁彦》:“物缘袜而上,渐至股际。捉衣而撼摆之,黏据不可下。顷入衿底,爬抓腰胁。大惧,急解衣掷地。捫之,物已贴伏腰间,推之不动,掐之则痛,竟成赘疣。”秦牧《艺海拾贝·鲜荔枝和干荔枝》:“平时我们在海鲜市场上看到鲽鱼(比目鱼),我原猜想这种扁扁的像一只鞋底的鱼一定是贴伏在海底,行动极不灵活的。”王西彦《鱼鬼》:“塘水一寸一寸地低落了,塘塍边描绘出明显的年轮一般的纹圈,水草层次分明地贴伏在污泥里。”

  伏埋

  [fú mái]

  埋伏。

  辞伏

  [cí fú]

  招供伏罪。《续资治通鉴·元成宗元贞二年》:“御史臺言:‘官吏受赂,初既辞伏,继以审覈,而有司徇情,致令异辞者,宜加等论罪。’”

  引伏

  [yǐn fú]

  见“引服”。

  伏藏

  [fú cáng]

  隐藏;潜藏。

  伏桩

  [fú zhuāng]

  埋设木桩。

  伏箱

  [fú xiāng]

  驾车。伏,通“服”。语本《诗·小雅·大东》:“睆彼牵牛,不以服箱。”朱熹 注:“服,驾也。箱,车也。”鲁迅《坟·摩罗诗力说三》:“如人所牧马,往往出野物,类 之不拉,盖未驯以前状,復现于今日者。

  伏辰

  [fú chén]

  《左传·僖公五年》:“童謡云:丙之晨,龙尾伏辰。”孔颖达 疏:“日月聚会为辰,星宿不见为伏……丙日将旦之时,龙尾之星伏在合辰之下。”本谓星宿隐伏在日月交会处。亦以指隐伏的星辰。汉 应瑒《正情赋》:“愍伏辰之方逝,哀吾愿之多违。”

  伏谒

  [fú yè]

  谒见尊者,伏地通姓名。

  伏辨

  [fú biàn]

  见“伏辩”。

  伏突

  [fú tū]

  短刀。

  琐伏

  [suǒ fú]

  亦作“琐服”。亦作“琐附”。用鸟毛织成的衣料。

  屈伏

  [qū fú]

  同“屈服”。

  伏属

  [fú shǔ]

  指隶属,下属。 唐 韩愈 《潮州谢孔大夫状》:“欲致辞为让,则乖伏属之礼;承命苟贪,又乖循省之道,进退反侧,无以自寧。”

  潜伏期

  [qián fú qī]

  指从病原体侵入机体至出现临床症状前的一段时间。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不同,数小时、数天、数月甚至数年不等。

  赤伏符

  [chì fú fú]

  新莽 末年谶纬家所造符箓,谓 刘秀 上应天命,当继 汉 统为帝。后亦泛指帝王受命的符瑞。《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光武 先在 长安 时同舍生 彊华 自 关中 奉赤伏符,曰‘刘秀 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鬭野,四七之际火为主’。羣臣因復奏曰:‘受命之符,人应为大,万里合信,不议同情,周 之白鱼,曷足比焉?今上无天子,海内淆乱,符瑞之应,昭然著闻,宜答天神,以塞羣望。’”元 郭钰《早春试笔》诗:“喜闻诸将黄金印,共捧中朝赤伏符。”清 赵翼《秦望山》诗:“赤伏符终归 汉 主,白驹场枉闢 周 京。”

  伏梁丸

  [fú liáng wán]

  中医方剂的名称,用于治疗“伏梁”病。

  俟伏斤

  [sì fú jīn]

  复姓。

  侯伏侯

  [hòu fú hòu]

  复姓。

  伏龙土

  [fú lóng tǔ]

  一种药物,主治脾气虚寒,摄血无力所致吐血、便血、崩漏下血等证,每配伍行气温阳摄血药。

  伏龙肝

  [fú lóng gān]

  中药名。即灶心土。土灶底部中心黄褐色的焦土。

  伏苓芝

  [fú líng zhī]

  唐 代书法家 李邕 伪托的刻工名字。

  伏龙观

  [fú lóng guàn]

  古建筑名。在 四川省 灌县 城西 都江堰 离堆 北端。相传 战国 秦 蜀郡 守 李冰 父子治水,曾制服 岷江 孽龙,锁于 离堆 下 伏龙潭 中。后人立祠祭祀。北宋 初改为 伏龙观。现有殿宇三重,为 清 代重修。大殿内有 李冰 石像,造于 东汉 灵帝 建宁 元年。

  伏槽水

  [fú cáo shuǐ]

  黄河 每年农历十月发生的河水暴涨称“伏槽水”。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黄河 水信:清明后二十日曰桃汛……冬曰凌汛,十月曰伏槽水,十一月十二月曰蹙凌水。”

  伏每米

  [fú měi mǐ]

  电量为1库仑的电量受力1牛顿。

  伏牛山

  [fú niú shān]

  河南省西部山脉,为秦岭东段支脉,西北-东南走向,长400公里,为淮河、汉水分水岭。主峰老君山高2192米。

  伏俟城

  [fú sì chéng]

  古城名。故址在今 青海省 青海湖 西岸 布哈河 河口附近。隋 大业 五年于此置 西海郡。《魏书·吐谷浑传》:“伏连筹 死,子 夸吕 立,始自号为可汗。居 伏俟城,在 青海 西十五里。”

  不伏手

  [bù fú shǒu]

  不顺手,不听使。

  锁伏板

  [suǒ fú bǎn]

  桅舱前面的船板。可以启动,板下小舱可收藏东西。

  叱列伏

  [chì liè fú]

  复姓。

  驹伏辕

  [jū fú yuán]

  汉武帝 时,魏其侯 窦婴 与丞相 武安侯 田蚡 不和。一次宴会上,与 魏其 交好的 灌夫 冲撞了 武安侯,武安侯 治之重罪,魏其 竭力为之开脱。

  伏特计

  [fú tè jì]

  用以测量在电路不同点之间以伏计的电位差的仪表(如检流计)

  伏羲氏

  [fú xī shì]

  也叫庖羲氏。古 代神话中的人类始祖。传说人类由他和女娲兄妹相婚而产生。又传他是上古三皇之一,风姓。始作八卦,又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

  乞伏姓

  [qǐ fú xìng]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鲜卑族的一个姓氏,十六国时期的西秦政权就是乞伏氏建立的政权。

  伏龟山

  [fú guī shān]

  暂无释义

  埋伏圈

  [mái fú quān]

  埋伏者所控制的范围。

  伏天儿

  [fú tiān ér]

  蝉的别名。

  骥伏枥

  [jì fú lì]

  亦作“驥櫪”。亦作“驥伏”。犹老骥伏枥。喻年老而有壮志。语出 三国 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宋 陆游《百岁》诗:“壮心空似驥伏櫪,病骨敢怀狐首丘。”宋 京镗《念奴娇·次宇文总领游北湖韵》词:“驥櫪难淹,鹏程方远,大器成须晚。”清 蒲松龄《上健川汪邑侯启》:“膏火烧残,欲下牛衣之泪;唾壶击缺,难消驥櫪之心。”清 林则徐《送嶰筠赐环东归》诗:“漫道识途仍驥伏,都从遵渚羡鸿飞。”

  思潮起伏

  [sī cháo qǐ fú]

  思想活动极频繁。

  老骥伏枥

  [lǎo jì fú lì]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老马站在槽头,还想着驰骋千里。比喻人虽年老,仍有雄心壮志。骥(jì):好马。枥(lì):马槽。

  降龙伏虎

  [xiáng lóng fú hǔ]

  形容力量强大,能够战胜一切。

  危机四伏

  [wēi jī sì fú]

  到处都潜伏着危机。

  此起彼伏

  [cǐ qǐ bǐ fú]

  也说此起彼落、此伏彼起。这里起来,那里落下,表示连续不断地起落。

  潜深伏隩

  [qián shēn fú yù]

  潜:隐匿;隩:河岸弯曲的地方。形容潜藏深处,不出头露面。

  胯下蒲伏

  [kuà xià pú fú]

  蒲伏:通“匍伏”,指伏地爬行。指汉朝韩信年少时有胯下之辱。

  降妖伏魔

  [jiàng yāo fú mó]

  把魔和妖杀掉,清除。

  做小伏低

  [zuò xiǎo fú dī]

  形容低声下气,巴结奉承。

  阑风伏雨

  [lán fēng fú yǔ]

  指夏秋之际的风雨。后亦泛指风雨不已。同“阑风长雨”。

  昼伏夜行

  [zhòu fú yè xíng]

  伏:躲藏;行:赶路。白天躲藏,夜间赶路。指为避免被敌人发现所采取的秘密活动。

  伏阁受读

  [fú gé shòu dú]

  形容恭敬受教。

  伏草惟存

  [fú cǎo wéi cún]

  大风(台风)吹过郊外,挺霸高达的树被连根拔起,只有伏在一旁的小草却安然无恙,唯有小草存活下来。体现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道家思想。

  伏案疾书

  [fú àn jí shū]

  上身靠在桌子上(读书、写字)。一般指勤奋学习或工作。

  膝行蒲伏

  [xī xíng pú fú]

  伏地爬行。

  连绵起伏

  [lián mián qǐ fú]

  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起伏:高低不平。连续不断而且起伏不平。

  煦伏之恩

  [xù fú zhī ēn]

  比喻抚育之恩。

  官伏财下

  [guān fú cái xià]

  就像爱美女的男人拜倒在石榴裙下一样,当官的也会变成财富的奴隶,匍伏在金钱闪着金光的诱人光环里,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山峦起伏

  [shān luán qǐ fú]

  山峰层层叠叠,此起彼伏,显示其连绵不绝的样子。山:高度较大,坡度较陡的高地,峦:小而尖的山,或连绵的山。山峦:指相连的高山。

  妖孽伏息

  [yāo niè fú xī]

  杜绝了坏事或制服了邪恶的人。

  夏无伏阴

  [xià wú fú yīn]

  夏天没有寒冷的气候。

  夜行昼伏

  [yè xíng zhòu fú]

  白天躲藏起来,夜间出来行动。

  蛰伏待机

  [zhé fú dài jī]

  潜伏起来,等待时机。蛰伏:像虫子一样藏在土里(过冬);待机:等待(可以展露头角)的机会。

  辗转伏枕

  [zhǎn zhuǎn fú zhěn]

  辗转:同“展转”,形容心有所思,卧不安席的样子;伏枕:伏卧在枕头上。形容思绪过多,不能入睡。

  昼出夜伏

  [zhòu chū yè fú]

  昼伏夜出意思是:白天睡眠,夜间活动。大多形容于动物。

  十面埋伏

  [shí miàn mái fú]

  琵琶曲。表现楚汉相争时的垓下决战。华秋苹及李芳园所编的琵琶谱中均有收集。

  蜿蜒起伏

  [wān yán qǐ fú]

  弯弯曲曲延伸的样子。

  不伏烧埋

  [bù fú shāo mái]

  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

  伏地圣人

  [fú dì shèng rén]

  指在某一方面略有知识就逞能的人。

  发隐摘伏

  [fā yǐn zhāi fú]

  发:揭发。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

  河出伏流

  [hé chū fú liú]

  比喻潜在力量爆发,其势猛不可挡。

  雌伏雄起

  [cí fú xióng qǐ]

  比喻隐藏起来,隐忍不发。

  匾匾的伏

  [biǎn biǎn de fú]

  犹言服服贴贴。

  雄起雌伏

  [xióng qǐ cí fú]

  是此起彼伏的意思。

  起起伏伏

  [qǐ qǐ fú fú]

  像波浪一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也就是不稳定的。处于波动的状态中。

  伏尔待定

  [fú ěr dài dìng]

  说地震发生时,在室内不要往外奔逃,找一个能保护自己的地方趴下,即使房屋倒塌了,人的生命也能得到保护。

  神藏鬼伏

  [shén cáng guǐ fú]

  比喻变化莫测。

  伏猎侍郎

  [fú liè shì láng]

  指 唐 户部侍郎 萧炅。因其曾将“伏腊”读为“伏猎”,故被讥为“伏猎侍郎”。《旧唐书·严挺之传》:“客次有《礼记》,萧炅 读之曰:‘蒸尝伏猎。’炅 早从官,无学术,不识‘伏腊’之意,误读之。挺之 戏问,炅 对如初。挺之 白 九龄 曰:‘省中岂有伏猎侍郎?’”《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三年》:“昔 唐 省中有‘伏猎侍郎’,为 严挺之 所讥而罢。”后世以“伏猎侍郎”泛指不学无术的人。明 杨慎《丹铅总录·地理·胊忍辨》:“夫以二字之微,以 师古 许慎 杜祐 三家尚有误舛,今之不悦学者,乃以漫浪视之,几何不为‘伏腊侍郎’乎!”亦省称“伏腊”。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二相诗词》:“二公故风流宰相,非伏猎、弄麞之比,独晚途狂谬取败耳。”

  起伏不定

  [qǐ fú bù dìng]

  跌宕起伏。

  理冤摘伏

  [lǐ yuān zhāi fú]

  伸雪冤屈,揭发奸慝。

  雄飞雌伏

  [xióng fēi cí fú]

  雄飞:比喻奋发有为;雌伏:比喻隐藏,不进取。要有雄心壮志,不能无所作为。

  钓伏渡挽

  [diào fú dù wǎn]

  指八股文截搭题的作法。截搭题一般分为上下两截。从上截的上文,钓出下截;下截收处,仍落到上截,这就叫做钓。扼住上截下截,驾奴中间,然后从上截过渡到下截,这就叫做渡。从下截挽到上截,然后再落下文,这就叫做挽。这三种笔法,都是变形的伏笔,因此谓“钓伏渡挽”。

  十里埋伏

  [shí lǐ mái fú]

  是四面八方广布伏兵的意思,表现一种不可逆转的军事态势。

  鹿伏鹤行

  [lù fú hè xíng]

  像鹿那样潜伏,像鹤一样飞行。形容小心警惕的样子。

  岁时伏腊

  [suì shí fú là]

  岁时:一年四季;伏腊:伏日和腊日。指四季时节更换之时。

  伏而咶天

  [fú ér shì tiān]

  以舌舔物。伏地以舌舔天。比喻所行与所求不一致,无法达到目的。

  起伏不平

  [qǐ fú bù píng]

  难以平静这是指心情,指地势不平坦。

  麇骇雉伏

  [jūn hài zhì fú]

  形容惊怕躲藏。麇,古书上指獐子。

  倒心伏计

  [dǎo xīn fú jì]

  谓心甘情愿。

  蠖屈鼠伏

  [huò qū shǔ fú]

  形容卑躬屈膝向人讨好的样子。宋 孔平仲《续世说·姦佞》:“宏楚(李宏楚)請以中尉意召 注(鄭注)…… 元素(韋元素)以爲然,召之。注 至,蠖屈鼠伏,佞詞泉湧。元素 不覺執手款曲,諦聽之忘倦。”

  擒奸摘伏

  [qín jiān zhāi fú]

  擒获暴露的坏人,揭露隐藏着的歹徒。

  鸱张鼠伏

  [chī zhāng shǔ fú]

  比喻时而嚣张,时而隐蔽。

  山恋起伏

  [shān liàn qǐ fú]

  形容山的走势高低不平的意思。

  鸿隐凤伏

  [hóng yǐn fèng fú]

  比喻贤才不遇。

  日伏夜行

  [rì fú yè xíng]

  是说白天睡觉休息,晚上外出行动活动。动物比如老鼠,猫头鹰等等。伏,本意趴下。意思上理解为睡觉。或者,类似于埋伏理解,意思为隐藏。现也多形容倒时差的人或上晚班的人,晚上精力旺盛。

  雉伏鼠窜

  [zhì fú shǔ cuàn]

  指恐惧地躲藏,惊慌地逃窜。

  陵母伏剑

  [líng mǔ fú jiàn]

  王陵 为 汉 将。

  伏惟尚飨

  [fú wéi shàng xiǎng]

  伏在地上恭敬的请被祭者享用供品。

  反吟伏吟

  [fǎn yín fú yín]

  古时术数的迷信说法。以人的生辰八字,附会人事,推算吉凶祸福及婚姻成败。谓木星与太阳相对为反吟,木星压太阳为伏吟。参阅 明 万民英(育吾山人)《三命通会六·总论岁运》。

  阿伏至罗

  [ā fú zhì luó]

  姓副伏罗氏1,名阿伏至罗,高车族副伏罗部落首领。

  伏梢未尽

  [fú shāo wèi jìn]

  三伏天还没有过去,意犹未尽。

  伏首案前

  [fú shǒu àn qián]

  在桌前低着头(看书或者做其他的事)。

  伏尔加河

  [fú ěr jiā hé]

  世界最长的内 流河,欧洲第一大河。在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东南部,南流入里海。长3 690千米。大部分可通航。

  伏案执笔

  [fú àn zhí bǐ]

  拿起笔,趴在桌子上写文章。

  狐凭鼠伏

  [hú píng shǔ fú]

  像狐狸、老鼠一样,凭借洞穴掩护而潜伏着。《广东军务记·三元里平夷录》:“逆夷各狐凭鼠伏,潜避两炮台中,不敢出入。”

  伏罂而听

  [fú yīng ér tīng]

  古时,为防止如果城外的敌人从地下面开凿地道进来攻击,于是就在城内挖一口井,埋上一个装酒的大腹小口的坛子(容器)在地下,找一个耳朵很灵敏的人伏在地上去侦听,就能知道敌人挖的洞穴的位置,进而才能准确地对付敌人。

  彼此起伏

  [bǐ cǐ qǐ fú]

  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

  伏惟珍摄

  [fú wéi zhēn shè]

  就是要保重的意思,用在书信中,表示关怀。

  龙尾伏辰

  [lóng wěi fú chén]

  1龙尾,即尾宿。尾宿是东方青龙七宿中的第六宿,所以叫做龙尾。辰,又写作“䢈”,是日月交会的意思。

  发奸擿伏

  [fā jiān tī fú]

  揭发隐藏的坏 人坏事。形容吏治精明。《汉书·赵广汉传》:“其发奸擿伏如神。” 擿(tī):揭发。伏:隐瞒的坏事。

  伏犀贯顶

  [fú xī guàn dǐng]

  人前额至发际骨骼隆起,通达头顶。

  伏龙凤雏

  [fú lóng fèng chú]

  潜藏着的蛟龙,初生的凤鸟。原专指诸葛亮和庞统,后泛指才能出众的俊杰。

  伏鸾隐鹄

  [fú luán yǐn hú]

  后泛指隐居的贤人。

  将飞翼伏

  [jiāng fēi yì fú]

  翼:翅膀。伏:收拢。鸟在将要飞起的时候,先收拢翅膀。比喻在大的举动之前,总是要先潜伏收敛。

  波涛起伏

  [bō tāo qǐ fú]

  指海面风浪很大,比喻情况十分危急。

  三伏盛夏

  [sān fú shèng xià]

  指夏天最热的时候。

  起伏跌宕

  [qǐ fú diē dàng]

  音调抑扬顿挫或文章富于变化。

  逶迤起伏

  [wēi yí qǐ fú]

  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高低不平的样子。

  跌宕起伏

  [diē dàng qǐ fú]

  跌宕:富于变化,有顿挫波折。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音调忽高忽低和故事情节的曲折。

  伏节死谊

  [fú jié sǐ yì]

  伏节:坚守节操而死;死谊:为情谊而死。指坚守节操,致死不相负。

  渊蜎蠖伏

  [yuān yuān huò fú]

  刻镂之形。借指华丽的宫殿。

  结缨伏剑

  [jié yīng fú jiàn]

  结缨:系好帽子上的带子。系好帽带,以身伏剑。比喻从容就义。

  伏首帖耳

  [fú shǒu tiē ěr]

  伏:俯伏;帖:帖伏,顺从。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躬屈膝非常驯服的样子。

  鸟伏兽穷

  [niǎo fú shòu qióng]

  如飞鸟栖伏,野兽奔走无路。形容势竭力穷,处境困难。

  阳中伏阴

  [yáng zhōng fú yīn]

  尺中已浮滑而长。

  扁扁伏伏

  [biǎn biǎn fú fú]

  谓十分驯伏。

  走伏无地

  [zǒu fú wú dì]

  比喻没有藏匿容身的地方。

  波浪起伏

  [bō làng qǐ fú]

  海面上风浪很大。比喻情况危急,波涛汹涌,正处于风口浪尖。

  哀告宾伏

  [āi gào bīn fú]

  哀求饶恕,愿意服从。[宾伏:古代指诸侯或边远部落按时朝贡,表示服从;后指顺从、归顺。] 书证:元•佚名《延安府》第一折:“我见他慌悚踌躇,左右支吾,紧慢相逐,跪在街衢,哀告宾伏。”

  潜龙伏虎

  [qián lóng fú hǔ]

  潜藏的蛟龙,潜伏的猛虎。比喻人才尚未被擢用。

  望尘拜伏

  [wàng chén bài fú]

  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同“望尘而拜”。

  伏魔大帝

  [fú mó dà dì]

  明 万历 四十二年敕封 三国 蜀 大将 关羽 为 三界伏魔大帝 。 鲁迅 《朝花夕拾·琐记》:“只可惜那两个淹死鬼失了池子,难讨替代,总在左近徘徊,虽然已有 伏魔大帝 关圣帝君 镇压着。”

  弭耳俯伏

  [mǐ ěr fǔ fú]

  温驯的样子,俯首帖耳的样子。

  伏地扣子

  [fú dì kòu zi]

  谓圈套。

  伏处枥下

  [fú chǔ lì xià]

  枥:马房。象老马一样,一辈子都困守在马房里,见闻不广。

  不伏水土

  [bù fú shuǐ tǔ]

  同“不服水土”。唐 韩愈《黄家贼事宜状》:“比者所发诸道南讨兵马,例皆不諳山川、不伏水土,远乡羇旅,疾役杀伤。”

  拱伏无违

  [gǒng fú wú wéi]

  抱拳举到头上,弯下身子。表示毫无抵抗,全部顺从。

  伏乞照察

  [fú qǐ zhào chá]

  伏乞就是向尊者恳求。伏,敬词。照察指的是明察;照见。是用于书信的。

  福倚祸伏

  [fú yǐ huò fú]

  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心潮起伏

  [xīn cháo qǐ fú]

  起伏:时上时下。心情像潮水一样起伏不定,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不甘雌伏

  [bù gān cí fú]

  甘:甘心,情愿;雌伏:雌鸟伏在那儿不动,比喻隐藏,不进取。比喻不甘心处于无所作为的境地。

  蛰伏不动

  [zhé fú bù dòng]

  长期蛰伏不动。

  擒生踏伏

  [qín shēng tà fú]

  生擒敌人,搜查伏兵。

  伏伏腊腊

  [fú fú là là]

  极其顺服的样子。

  峰峦起伏

  [fēng luán qǐ fú]

  指山峦高高低低,起伏变化,连绵不断。

  伏尸百万

  [fú shī bǎi wàn]

  伏在地上的尸体有数百万。

  起伏奔腾

  [qǐ fú bēn téng]

  就是浩浩荡荡,气势宏大的意思。

  伏伏贴贴

  [fú fú tiē tiē]

  见“伏伏帖帖”。

  伏法受诛

  [fú fǎ shòu zhū]

  伏法:由于违法而受处死刑;诛:杀死。犯法被杀。

  绵延起伏

  [mián yán qǐ fú]

  形容山势高、延伸不绝。

  昼伏夜出

  [zhòu fú yè chū]

  白天潜伏,夜晚出来。

  福兮祸所伏

  [fú xī huò suǒ fú]

  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有时福是祸,有时祸是福。万事万物有他的两面性。

  伏尔加河纤夫

  [fú ěr jiā hé qiàn fū]

  油画。俄国列宾作于1870-1873年。描绘一队衣着破烂、疲惫不堪的纤夫拉着货船,以沉重的步子,缓缓地行进在伏尔加河畔的沙滩上。画中人物形象各异,气质、性格和生活阅历迥然不同,画家以写实手法赋予他们生命的活力,从而使作品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感染力。

  大虫不吃伏肉

  [dà chóng bù chī fú ròu]

  谓真正的强者不欺已经服输的弱者。

  阿伏伽德罗常量

  [ā fú jiā dé luó cháng liàng]

  指1摩任何物质所含的分子数,约等于6.022×1023。因纪念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Amdeo Avogadro)而得名。旧称阿伏伽德罗常数。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fú xī huò suǒ fú,huò xī fú suǒ yǐ]

  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