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组词_佛字组词_佛的多音字组词意思及拼音

  【佛的意思】:

  [ fó ]

  1.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爷。~像。借花献~。

  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家。~寺。~老。~经。~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

  [ fú ]

  1.〔仿~〕见“仿”。

  2.古同“拂”,违背,违反。

  [ bì ]

  古同“弼”,辅弼。

  [ bó ]

  古同“勃”,兴起。

 

  【佛的拼音】:fó fú bì bó

  

佛的笔顺示意图

  【佛的多音字组词】:

 

  【佛 fó】:

  佛像

  [fó xiàng]

  1.佛陀的像。

  佛法

  [fó fǎ]

  1.佛教的教义。

  佛教

  [fó jiào]

  也叫释教。世界三 大宗教之一。相传公元前6—前5世纪时由释迦牟尼所创立。宣扬因果报应,轮回转世,虽主张“众生平 等,皆可成佛”,但又说“有生皆苦”,而把解脱痛苦的希望寄托于消极的“涅槃”(意为寂灭)境界。流传于亚洲...

  佛光

  [fó guāng]

  1.佛教徒指佛带来的光明:~普照。

  佛经

  [fó jīng]

  1.泛指一切佛教典 籍。内容包括经(教义)、律(戒律)、论(论述或注释),合称三藏。

  佛典

  [fó diǎn]

  佛教的经典。

  佛手

  [fó shǒu]

  1.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枸橼(jǔyuán)的变种,叶子长椭圆形,花上部白色,下部紫红色。果实黄色,基部圆形。上部分裂,像手指,有香气,可供观赏,也可入药。

  礼佛

  [lǐ fó]

  拜佛:烧香~。

  佛老

  [fó lǎo]

  佛和老子。也指佛教和道教。

  佛寺

  [fó sì]

  佛教的庙宇。

  佛祖

  [fó zǔ]

  佛教徒指佛和开创宗派的祖师,也专指释迦牟尼。

  念佛

  [niàn fó]

  信佛的人念“阿弥陀佛”或“南无(nāmó)阿弥陀佛”:吃斋~。诵经~。

  佛事

  [fó shì]

  指僧尼拜忏的事情:做~。

  佛陀

  [fó tuó]

  梵语音译词。觉悟 者。是佛教徒对释迦牟尼的尊称。

  佛号

  [fó hào]

  佛的名号,特指信佛的人念的“阿弥陀佛”名号:口诵~。

  赕佛

  [dǎn fó]

  我国信奉佛教的某些少数民族向庙宇捐献财物,求佛消灾赐福。

  佛爷

  [fó ye]

  1.佛教徒对释迦牟尼的尊称,泛称佛教的神。

  佛牙

  [fó yá]

  相传为释迦牟尼遗 体火化后所留下的牙齿。

  活佛

  [huó fó]

  1.藏传佛教中用转世制度继位的高僧。

  拜佛

  [bài fó]

  向佛像行礼:烧香~。

  佛书

  [fó shū]

  佛典。唐 严维《赠别至弘上人》诗:“年老从僧律,生知解佛书。”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无相无作’,虽出佛书,然 荆公《字説》尝引之,恐亦可用。”明 张萱《疑耀·佛书入中国》:“世但知佛书自 汉明帝 时始入中国,不知 秦 之先,中国已有其书。”清 叶矫然《龙性堂诗话初集》:“杜公 诗出入变化佛书,絶无痕跡。”

  佛龛

  [fó kān]

  供奉佛像的小阁子,多用木头制成。

  浴佛

  [yù fó]

  相传农历四月八日为释迦牟尼生日,这一天佛教徒用各种名香浸水洗佛像。

  乞佛

  [qǐ fó]

  复姓。

  佛种

  [fó zhǒng]

  佛教谓成佛之因。

  佛宫

  [fó gōng]

  佛殿,佛堂。

  佛院

  [fó yuàn]

  佛寺的庭院。

  佛境

  [fó jìng]

  佛的境界。

  佛说

  [fó shuō]

  谓佛所宣扬的教义。

  佛螺

  [fó luó]

  相传 释迦牟尼佛 的头发,旋屈为螺文状。故以“佛螺”借指盘旋高耸的峰峦。

  佛头

  [fó tóu]

  1.指佛像的头。《法苑珠林》卷五九:“我於 耆闍崛山 经行,为 提婆达 举崖石长六丈广三丈,以掷佛头,山神名 金埤罗,以手接示,石边小片迸堕中佛脚大拇指,即破血出。”元 刘壎《隐居通议·文章六》:“欧阳公 作《五代史》,或作序记其前。王荆公 见之,曰:‘佛头上岂可著粪?’”

  佛堂

  [fó táng]

  1.佛所住的堂殿。

  木佛

  [mù fó]

  木雕的佛像。宋 王应麟《困学纪闻·杂识》:“丹霞 御寒,则烧木佛;德山 説法,则撤塑像。”金 元好问《癸巳五月三日北渡》诗之二:“随营木佛贱於柴,大乐编鐘满市排。”

  诗佛

  [shī fó]

  1.指唐代诗人王维。

  佛母

  [fó mǔ]

  1.佛教名词。大乘佛教称“般若”(意为“智慧”)为诸佛之母。

  七佛

  [qī fó]

  佛教语。谓 释迦牟尼 及其先出世的六佛。即过去劫中三佛 毗婆尸、尸弃、毗舍浮 和现在劫中四佛 拘留孙、拘那含、迦叶 和 释迦牟尼。诸经中名号微异,系转译之讹。见《七佛经》、《法苑珠林》卷八。

  泥佛

  [ní fó]

  泥塑的佛像。

  佛塲

  [fó chǎng]

  见“佛场”。

  佛力

  [fó lì]

  佛教徒认为佛法有救济众生的功力,谓之佛力。

  依佛

  [yī fó]

  皈依佛门。

  佛盘

  [fó pán]

  盛放供佛之物的盘子。

  佛佛

  [fó fó]

  南北朝 时,夏 主 赫连勃勃,南朝 称其为 佛佛。见《宋书·索虏传》。

  佛子

  [fó zǐ]

  1.菩萨的通称。《十住毗婆沙论·入初地品》:“诸佛子者,诸佛真实子诸菩萨是,是故菩萨名为佛子。”南朝 齐 王琰《冥祥记·石长和》:“道之两边棘刺,森然如鹰爪。见人甚众,羣足棘中,身体伤裂,地皆流血。见 长和 独行平道,俱叹息曰:‘佛子独行大道中。’”元 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此山非比别山阿,青黛染成千块玉,云霞粧就万堆螺。只除佛子神仙纔可到,怎许游人容易得攀摩?”

  设佛

  [shè fó]

  谓做佛事。

  佛庙

  [fó miào]

  佛寺。

  老佛

  [lǎo fó]

  1.指道教与佛教。

  佛界

  [fó jiè]

  1.佛教名词。十界之一。诸佛的境界。

  绣佛

  [xiù fó]

  用彩色丝线绣成的佛像。

  得佛

  [de fó]

  成佛。

  佛树

  [fó shù]

  相传 释迦牟尼 于菩提树下得正觉,故菩提树称为佛树。

  佛郎

  [fó láng]

  “法郎”的旧译。

  佛饼

  [fó bǐng]

  佛郎机 银饼的省称。即银洋钱。

  佛眼

  [fó yǎn]

  1.佛经所说五眼之一。佛为觉者,觉者之眼称佛眼。谓能洞察一切,具有超凡的眼力。

  佛日

  [fó rì]

  对佛的敬称。佛教认为佛之法力广大,普济众生,如日之普照大地,故以日为喻。

  报佛

  [bào fó]

  见“报身”。

  佛阁

  [fó gé]

  佛寺的楼阁。唐 白居易《月夜登阁避暑》诗:“行行都门外,佛阁正岧嶤。”元 周伯琦《九月一日还自上京途中纪事》诗:“佛阁腾云雾,人家结市闤。”

  佛豆

  [fó dòu]

  即蚕豆。

  辟佛

  [pì fó]

  斥佛教,驳佛理。

  呗佛

  [bài fó]

  诵经礼佛。

  佛草

  [fó cǎo]

  即麦草,麦杆。

  佛骨

  [fó gǔ]

  即佛舍利。

  转佛

  [zhuǎn fó]

  谓诵读佛经。

  佛塔

  [fó tǎ]

  佛教徒用石、砖、木等材料建造的高耸的多层建筑。

  佛证

  [fó zhèng]

  佛教的真理。

  妆佛

  [zhuāng fó]

  妆佛就是用漆线工艺来装饰佛像的意思。

  佛谛

  [fó dì]

  谓佛法的真谛。

  佛偈

  [fó jì]

  佛经中的颂词。多用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以至多言为句,四句合为一偈。

  佛历

  [fó lì]

  历法的一种。以 释迦牟尼 死后一年为纪元元年。《人民日报》1978.11.8:“佛历以 释迦牟尼 死后一年为纪元元年,比世界通用的公历早五百四十三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居民信奉佛教,因此被人们称作‘黄袍佛国’的 泰国 一般使用的历法就用佛历。”

  佛庐

  [fó lú]

  指佛寺。

  千佛

  [qiān fó]

  三世十方诸佛群像。

  佛幡

  [fó fān]

  佛寺所用的幡盖。《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武周 进逼 介州,沙门 道澄 以佛幡縋之入城,遂陷 介州。”

  佛氏

  [fó shì]

  犹佛家,佛门。

  赞佛

  [zàn fó]

  讽诵佛经;赞颂佛法。

  佛面

  [fó miàn]

  1.指佛像面部。《太平广记》卷一一六引《冥祥记》:“唐 贞观 二十年,征 龟兹。有 薛孤训 者,为行军仓曹,军及屠 龟兹 后,乃於精舍剥佛面金。”《水浒传》第八三回:“那军校道:‘皇帝赐俺一瓶酒,一斤肉,你都尅减了。不是我们争嘴,堪恨你这厮们无道理,佛面上去刮金。’”清 翟灏《通俗编·释道》:“《涌幢小品》:谚云:‘佛面上刮金’,陋之也。”

  后佛

  [hòu fó]

  后来出世之佛。谓弥陀佛。

  供佛

  [gòng fó]

  以花果时饈等列置佛前以祭祀。

  佛衣

  [fó yī]

  即袈裟。佛教禅宗六祖以前皆用为传法的信物之一。

  佛灯

  [fó dēng]

  供于佛前的灯火。

  佛山

  [fó shān]

  市名。位于广东省 珠江三角洲北部。人口40万(1997年)。是珠江三角洲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手工业历史悠久,是中国历 史上四大名镇之一。

  送佛

  [sòng fó]

  僧人做佛事超度亡灵时,要发牒请佛,献斋上供,事毕,化纸把佛送走,谓之“送佛”。

  佛化

  [fó huà]

  佛的教化。

  佛身

  [fó shēn]

  证得无上正觉之佛陀身体也。

  玉佛

  [yù fó]

  玉制的佛像。《南史·夷貊传下·于阗》:“于闐 者,西域之旧国也…… 大同 七年,又献外国刻玉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此刻放着那玉佛、花瓶那些东西,还值得三千两。”鲁迅《南腔北调集·学生和玉佛》:“所嗟非玉佛,不值一文钱。”

  神佛

  [shén fó]

  1.神和佛。

  佛场

  [fó chǎng]

  亦作“佛塲”。做佛事的场所。

  佛国

  [fó guó]

  1.佛所生之地,指天竺,即古印度。

  佛印

  [fó yìn]

  1.佛教禅宗认为人之自有的心性即是佛心,因其永久不变,犹如印契,故名之为“佛心印”,省称为“佛印”。唐 高适《同马太守听九思法师讲金刚经》诗:“心持佛印久,摽割魔军退。”

  佛理

  [fó lǐ]

  佛教的教理。

  抱佛脚

  [bào fó jiǎo]

  谚语:“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原来比喻平时没有联系,临时慌忙恳求,后来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佛手瓜

  [fó shǒu guā]

  1.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叶子掌状分裂,花黄色,果实像握起来的拳头,嫩的可作蔬菜。

  佛慧山

  [fó huì shān]

  济南佛慧山在千佛山东南,又名大佛头山,海拔460米。

  佛五姓

  [fó wǔ xìng]

  佛陀出家前之俗姓有五。

  佛现鸟

  [fó xiàn niǎo]

  鸟名。

  达佛涅

  [dá fó niè]

  达佛涅(Daphne 希腊语:Δάφνη)被称为水泽女神/月桂树神女,是河神珀纽斯之女。后世所说的“桂冠诗人”一词,便起源于关于她的一个故事。

  佛顶菊

  [fó dǐng jú]

  即佛头菊。菊花的一种。花心大而突起,似佛顶,故名。详“佛头菊”。

  佛舍利

  [fó shè lì]

  相传为 释迦牟尼 遗体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击之不坏,焚之不燋,或有光明神验。佛教徒奉为至宝,建塔供奉。后亦泛指高僧死后烧剩的骨烬。舍利为梵语的译音,意为“身骨”、“灵骨”。晋 道安《西域志》:“摩揭陀国 正月十五日僧俗云集,观佛舍利放光雨花。”《魏书·释老志》:“於后百年,有王 阿育,以神力分佛舍利。”宋 钱易《南部新书》乙:“仪凤 二年,长安 光宅坊 掘得石函,函之内有佛舍利万餘粒。”

  五圣佛

  [wǔ shèng fó]

  大彻大悟的人;民间信仰佛教的人也常称呼佛祖、如来佛祖。

  大佛阁

  [dà fó gé]

  佛殿名。

  佛手峰

  [fó shǒu fēng]

  佛手峰位于金刚峰南,高约35米,直上直下,底部与顶部粗细相仿,为一花岗柱型巨石。

  佛郎机

  [fó láng jī]

  1.明 代泛指 葡萄牙 和 西班牙。《明史·朱纨传》:“承平久,奸民阑出入,勾 倭 人及 佛郎机 诸国入互市。”《明史·外国传六·佛郎机》:“佛郎机,近 满剌加。正德 中,据 满剌加 地,逐其王。”清 魏源《圣武记》卷十四:“造礮不如购礮,造舟不如购舟,盖 中国 红夷大礮,本得自 佛郎机,非 中国 所有也。”

  佛陀耶

  [fó tuó yē]

  佛教用语:佛陀耶,乃梵音之音译。是觉者的意思。

  阿閦佛

  [ā chù fó]

  “不动”,因菩提心坚定不动如山,故名为“不动”,有无嗔恚的意思。

  过去佛

  [guò qù fó]

  指已往的佛。

  众佛堂

  [zhòng fó táng]

  众佛堂位于九龙油麻地文昌街,众佛堂就是集佛家和道家各种神佛於一起的庙堂。

  潞佛子

  [lù fó zǐ]

  明 潞简王 朱常淓 的美称。

  佛双陆

  [fó shuāng lù]

  古代一种游戏。

  选佛场

  [xuǎn fó chǎng]

  唐 代 天然禅师 初习儒,将入 长安 应举,途逢禅僧,谓选官不如“选佛”,“今 江西 马大师 出世,是选佛之场,仁者可往。”天然 改变初衷,出家习禅。后因以“选佛场”指开堂、设戒、度僧之地。亦泛指佛寺。

  佛袈裟

  [fó jiā shā]

  胞衣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部·人胞》。

  佛头石

  [fó tóu shí]

  即玉髓。一种呈透明或半透明状的矿石,光泽如蜡,成分与石英同,但较石英为轻。常用作饰石,其不透明者通常称为玛瑙。

  无量佛

  [wú liàng fó]

  见“无量寿佛”。

  供佛花

  [gòng fó huā]

  见“供花”。

  仁佛阁

  [rén fó gé]

  辽 代名胜。在今 北京 西郊 香山,现仅存遗址。

  佛顶珠

  [fó dǐng zhū]

  1.比喻懒散呆滞、推拨不动的人。

  佛头菊

  [fó tóu jú]

  植物名。菊科。多年生草本,茎高一二尺,多分枝,下部为木质。叶互生,秋天茎顶开头状花,故名。宋 范成大《菊谱·白花》:“佛顶菊,亦名佛头菊。中黄心极大,四傍白花一层绕之,初秋先开白花,渐沁微红。”

  一日佛

  [yī rì fó]

  一日清净至暮,则为一日间之佛也。

  不动佛

  [bù dòng fó]

  又称不动如来,即无动如来、阿閦如来。

  空王佛

  [kōng wáng fó]

  佛教语。过去世千佛之一。

  老佛爷

  [lǎo fó yé]

  清代对皇太后或太上皇的俗称。

  佛光草

  [fó guāng cǎo]

  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佛神通

  [fó shén tōng]

  即佛所具备之神通力。

  佛珠

  [fó zhū]

  念珠。

  佛学

  [fó xué]

  1.即佛教哲学。通 常指包含在佛经中的各种教义、教理。来自古印度,东汉初传入中国。后融合儒、道学说,形成中国佛 学的多种派别。基本特征是否认客观世界的物质性,宣扬精神、意识第一性。把现实世界说成是无意义 的、假的,论证虚构的天国是真的理想世界,教人漠视现实生活,向精神世界寻求解脱。对宋明理学有 直接影响。

  佛门

  [fó mén]

  指佛教:~弟子。~规矩。皈(guī)依~。

  学佛

  [xué fó]

  1.学习佛法。谓出家做和尚。唐 方干《贻亮上人》诗:“人间学佛知多少,浄尽心花只有师。”唐 黄滔《送僧》诗:“纔年七岁便从师,犹説辞家学佛迟。”五代 徐夤《山寺寓居》诗:“披緇学佛应无分,鹤氅谈空亦不妨。”宋 李觏《回明上人诗卷》诗:“学佛有餘力,吟诗过一生。”

  番佛

  [fān fó]

  旧时对外国银元的俗称。主要指有人头像的 西班牙“本洋”。

  佛髻

  [fó jì]

  呈盘曲状发髻的美称。相传佛发旋曲为螺形,故称。

  佛祠

  [fó cí]

  佛堂。

  佛伞

  [fó sǎn]

  佛家所用仪仗之一。佛寺举行重大典礼时,常用伞盖张于佛像之上,谓之“佛伞”。

  观佛

  [guān fó]

  英文名Buddha-dhya。

  佛图

  [fó tú]

  1.塔的别名。

  佛汗

  [fó hàn]

  传说 北魏 洛阳 平等寺 外涂金铜佛像,每当国家将有事变时,辄遍体皆湿。时人称为“佛汗”。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平等寺》:“寺门外有金像一躯,高二丈八尺,相好端严,常有神验,国之吉凶,先炳祥异。孝昌 三年十二月中,此像面有悲容,两目垂泪,遍体皆溼,时人号曰‘佛汗’。”参见《魏书·灵徵志》。

  佛刹

  [fó shā]

  1.佛土。佛教谓佛陀所居住或应化的种种国土。

  和佛

  [hé fó]

  拜佛。和,和南。佛门称稽首、敬礼为和南。

  佛多

  [fó duō]

  古代官宦人家于清明上坟时,焚烧纸钱制成的旗旛、伞盖,此种祭礼谓之“佛多”。

  叹佛

  [tàn fó]

  谓佛教僧徒以偈文赞唱佛德。

  佛位

  [fó wèi]

  成佛证果之位。

  佛月

  [fó yuè]

  概要有二义,即谓佛之光明犹如清澈莹明之月光。比喻佛之法身。

  佛宝

  [fó bǎo]

  指一切佛陀,亦指各种佛像。

  佛记

  [fó jì]

  佛的悬记,即佛的预言。

  佛戒

  [fó jiè]

  佛教的戒律。有五戒、十戒、五百戒等。

  佛扃

  [fó jiōng]

  佛寺的门户。借指佛寺。

  佛心

  [fó xīn]

  佛教语。谓佛的大慈大悲之心。

  佛迹

  [fó jì]

  1.见“佛迹”。

  灌佛

  [guàn fó]

  佛教的一种仪式。又称浴佛。用各种名贵香料所浸之水灌洗佛像。相传农历四月八日为 释迦牟尼 的生日,每逢该日佛教信徒举行这种仪式。

  佛气

  [fó qì]

  佛家的气息。

  佞佛

  [nìng fó]

  谄媚佛;讨好于佛。后以为迷信佛教之称。

  谤佛

  [bàng fó]

  如果有人说佛陀转了法轮或宣说了佛法,这个人就严重诽谤了佛陀。

  佛殿

  [fó diàn]

  寺院供奉佛像的大殿。

  佛柜

  [fó guì]

  放置礼佛用物的柜子。

  佛影

  [fó yǐng]

  佛像。

  心佛

  [xīn fó]

  1.佛教语。心中之佛。

  佛领

  [fó lǐng]

  "佛领":佛,音译“佛陀”的简称 [梵文 Buddha ]。意译为“觉者”、“知者”、“觉”。

  佛男

  [fó nán]

  宋 时 吐蕃 别族 青堂 羌 人首领 唃廝囉 的自称,意为“天子”。

  佛海

  [fó hǎi]

  佛教徒认为佛界如海一般广大,故名。

  佛舍

  [fó shè]

  寺院房舍,佛堂。

  佛幌

  [fó huǎng]

  佛坛上的帷帐。

  佛鉢

  [fó bō]

  相传为佛陀所用的食钵。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二》:“佛鉢,青玉也,受三斗许。”晋 法显《佛国记》卷上:“昔 月氏王 大兴兵众,来伐此国,欲取佛鉢。”《魏书·释老志》:“又 沙勒 胡沙门,赴京师致佛鉢并画像迹。”

  成佛

  [chéng fó]

  佛教语。谓永离生死烦恼,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古佛

  [gǔ fó]

  1.历史年代久远的佛像。宋 朱熹《题九日山石佛院乱峰轩》诗之一:“因依古佛居,结屋寒林杪。”清 袁枚《普陀寺》诗:“古佛坐无言,流泉代作语。”

  佛婆

  [fó pó]

  指尼姑庵中的老年女仆。《白雪遗音·玉蜻蜓·游庵》:“[小旦]来了,师父,佛婆可在?[正]在此打瞌睡。”

  佛天

  [fó tiān]

  1.对佛的敬称。佛教徒认为佛的法力广大,能普济众生,故以天为喻。

  佛会

  [fó huì]

  1.佛菩萨圣众会聚的地方。

  佛乘

  [fó chéng]

  1.佛教谓教导众生成佛之法。因其为唯一之法,故又名“一佛乘”、“一乘”。

  佛钵

  [fó bō]

  相传为佛陀所用的食钵。

  生佛

  [shēng fó]

  1.活佛。

  佛律

  [fó lǜ]

  佛门的戒律。

  佛慧

  [fó huì]

  佛教语。唯佛具有的至大至圆的智慧,即无上正等正觉。此种智慧能如实觉知一切真理,了知一切事物。

  佛发

  [fó fā]

  相传为佛祖 释迦牟尼 的头发。

  佛陇

  [fó lǒng]

  隋 高僧 智顗 的别名。因其栖居修行之 五台山 西南有一峰名 佛陇,故称。

  佛白

  [fó bái]

  人啰嗦,麻烦,讨厌,多嘴。

  佛火

  [fó huǒ]

  指供佛的油灯香烛之火。

  佛窟

  [fó kū]

  佛寺的一种。即石窟寺。就山壁开凿而成,窟内雕有佛像及宣扬佛教教义和佛教故事的壁画等。我国著名的佛窟有 敦煌、龙门、云岗 等。《法苑珠林》卷十四:“昔佛灭后三百年中,北天竺 大阿罗汉 优婆质那,以神力加工匠,三百年中凿大石山安置佛窟。”郑振铎《西行书简·云岗》:“东部的大佛窟,全在眼前。”

  遶佛

  [rào fó]

  环绕着佛或佛像兜圈子。佛教以此表示对佛的敬信之情。

  佛藏

  [fó zàng]

  佛教经典的总称。通称“大藏经”、“一切经”。

  仙佛

  [xiān fó]

  指道教与佛教。

  悟佛

  [wù fó]

  了悟佛理。

  佛宇

  [fó yǔ]

  佛寺。

  佛性

  [fó xìng]

  1.佛教名词。谓众生觉悟之性。

  佛画

  [fó huà]

  古代一种绘画艺术。内容为宣扬佛教教理及佛教史上的事迹。

  佛慢

  [fó màn]

  指克服自认是凡俗的自卑之感,令其生起敢于成当是佛之自尊心。

  五佛

  [wǔ fó]

  又名五智如来、五智佛、五方佛、五圣,或称五禅定佛。指密教中以大日如来为首的五尊佛,有金刚界五佛与胎藏界五佛1之别。

  佛仪

  [fó yí]

  佛像。

  佛牌

  [fó pái]

  泰国独有的一种佛教护身符,和中国西藏的擦擦佛同属于一类,只是体积更小。

  彷佛

  [páng fó]

  同“仿佛”

  顶佛

  [dǐng fó]

  佛教语。谓顶礼拜佛。

  佛坛

  [fó tán]

  供奉佛像的高台。

  道佛

  [dào fó]

  道教与佛教的合称。《宋书·竟陵王诞传》:“天公去年与道佛共议,欲除此间民人,道佛苦諫得止。”南朝 齐 周颙《难张长史<门论>》:“道佛两殊,非鳬则一。”唐 冯神德《上释在道前表》:“今乃定道佛之尊卑,抑沙门之拜伏。”

  佛退

  [fó tuì]

  蚕蜕的别名。

  佛幔

  [fó màn]

  佛龕上的帷幔。

  佛妆

  [fó zhuāng]

  1.亦作“佛粧”。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妇女的一种化妆,有保护面部皮肤的作用。

  卧佛

  [wò fó]

  侧躺或着侧卧的的佛像。

  佛青

  [fó qīng]

  即群青。一种深蓝色的无机颜料。用于染布、印刷或做油漆原料。

  佛土

  [fó tǔ]

  1.佛教谓佛陀所居住或应化的种种国土。有净土、秽土、性土、报土等。

  睡佛

  [shuì fó]

  即卧佛。

  佛道

  [fó dào]

  1.佛法之道。

  佛旨

  [fó zhǐ]

  佛教教义。

  佛齿

  [fó chǐ]

  即佛牙。

  佛音

  [fó yīn]

  小乘佛教的论师。

  佛家

  [fó jiā]

  1.诸佛之净土。

  佛地

  [fó dì]

  1.谓超脱生死、灭绝烦恼的境界。

  佛手蕉

  [fó shǒu jiāo]

  植物名。甘蕉的一种。《本草纲目·草四·甘蕉》﹝集解﹞引 顾玠《海槎录》:“海南 芭蕉常年开花结实。有二种:板蕉大而味淡,佛手蕉小而味甜。通呼为蕉子。”

  佛出世

  [fó chū shì]

  比喻事情之难得。

  十方佛

  [shí fāng fó]

  释迦族的圣人。

  浴佛水

  [yù fó shuǐ]

  浴佛日浴洗佛像的香汤。

  浴佛节

  [yù fó jié]

  即佛诞节。佛教节日。

  如来佛

  [rú lái fó]

  佛祖释伽牟尼。如来意为从如实之道而来,启示真理的人。

  尸弃佛

  [shī qì fó]

  "顶髻,最上"。

  佛知见

  [fó zhī jiàn]

  得此佛知见,有开示悟入之次第。

  龙佛塔

  [lóng fó tǎ]

  曼飞龙佛塔在景洪县大勐龙一个叫作曼飞龙寨子的后面的山顶上,距自治州首府允景洪70公里,距大勐龙3公里,是西双版纳著名的佛塔群,有人把它叫作“笋塔”这是形容群塔像春笋一样拔地而起。

  佛十号

  [fó shí hào]

  每位佛都有这十个名号,佛是觉者之意思,能自觉,又能觉他,直至觉行圆满者,叫做佛,佛是世界上之真宝,故称佛宝。

  佛阑克

  [fó lán kè]

  “法郎”的旧译。

  香积佛

  [xiāng jī fó]

  上方众香世界的佛陀,又称香台佛。

  千佛土

  [qiān fó tǔ]

  指西天佛国。

  浴佛会

  [yù fó huì]

  佛寺在农历十二月八日举行的宗教活动。

  依佛哪

  [yī fó nǎ]

  膏药名。

  千佛山

  [qiān fó shān]

  山名。一称 历山。在 山东省 济南市 南郊。相传 舜 耕田于此,故又名 舜耕山。山中岩壁凿有 北魏 及 隋 开皇 年间佛象千数。有 龙泉洞、观音堂 等名胜古迹。《老残游记》第二回:“到了 铁公祠 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 千佛山 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

  佛耳草

  [fó ěr cǎo]

  草名。鼠曲草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鼠曲草》。

  三世佛

  [sān shì fó]

  佛教谓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各有千佛出世。过去佛为 迦叶 诸佛,现在佛为 释迦牟尼 佛,未来佛为 弥勒 诸佛。

  佛兰西

  [fó lán xī]

  法兰西 的旧译。

  盐水佛

  [yán shuǐ fó]

  以达赖或高僧棺内渗出的盐水和黄土做成的小佛像。

  卧佛寺

  [wò fó sì]

  寺院名。在 北京市 海淀区 西山 北部的 寿安山 南麓。建于 唐 贞观 年间,初名 兜率寺,先后更名 昭孝、洪庆、寿安、永安 等。清 雍正 十二年重修后,改名 十方普觉寺。因殿内有 元 代铜卧佛,俗称 卧佛寺。卧佛铸造浑朴精致,体现了铸造技术和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解放后为 北京 重点保护古建文物之一。参阅 明 刘侗 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卧佛寺》、清 孙承泽《春明梦馀录》卷六六。

  三佛土

  [sān fó tǔ]

  三佛土 [出华严经疏] 一法性土法性土者。即法身如来所依之土。

  竺佛念

  [zhú fó niàn]

  凉州人,弱年出家,志业清坚,外和内朗,有通敏之鉴,讽习众经,粗涉外典。

  弥勒佛

  [mí lè fó]

  佛教大乘菩萨。《弥勒下生经》说他将从兜率天下凡,在龙华树下继承释迦牟尼而成佛。中国寺庙里供奉的弥勒佛像,袒胸露肚,圆脸长耳,笑口常开。这个形象来源于五代时的布袋和尚契此,传说他是弥勒的化身。

  西佛爷

  [xī fó yé]

  对 清 慈禧太后 的谀称。

  佛光寺

  [fó guāng sì]

  中国现存最古的佛寺之一。在山西五台县佛光山。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说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大殿于唐大中11年修建,配殿建于金天会15年。大殿、配殿还有唐幢、唐塑、壁画、墨迹题字以及北魏、唐、金之基塔,都是世间的瑰宝。

  佛座须

  [fó zuò xū]

  莲花蕊的别名。

  佛图户

  [fó tú hù]

  北魏 时受佛寺奴役的民户。又名“寺户”。

  竹佛子

  [zhú fó zǐ]

  虫名。竹虱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竹虱》。

  大雄佛

  [dà xióng fó]

  称 释迦牟尼。

  贾岛佛

  [jiǎ dǎo fó]

  对 唐 贾岛 的仰慕之称。

  饶王佛

  [ráo wáng fó]

  佛名,指具云世饶王佛。

  佛光袴

  [fó guāng kù]

  古代服式名。

  千佛洞

  [qiān fó dòng]

  即“莫高窟”

  呵佛祖

  [hē fó zǔ]

  犹呵佛骂祖。

  佛郎嵌

  [fó láng qiàn]

  即珐瑯。

  佛手柑

  [fó shǒu gān]

  果树名。为枸橼之变种。系常绿小乔木,高丈余。叶呈长圆形,花白色。果实色黄而香,下端有裂纹,状如半握之手,中医以之入药。

  佛腊日

  [fó là rì]

  佛教以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佛腊日。腊是岁末之意。宋 赞宁《僧史略·赐夏腊》:“所言腊者,经律中以七月十六日是比丘五分法身生来之岁首,则七月十五日是腊除也。比丘出俗,不以俗年为计,乃数夏腊耳,经律又谓十五日为佛腊日也。”

  应佛僧

  [yìng fó sēng]

  这日乃五七正五日上,那应佛僧正开方破狱,传灯照亡,参阎君,拘都鬼,延请地藏王,开金桥,引幢幡。

  佛法僧

  [fó fǎ sēng]

  1.佛家语。佛经称佛、法、僧为三宝。参见“三宝”。

  佛弟子

  [fó dì zǐ]

  皈依佛门的信徒的通称。

  佛教徒

  [fó jiào tú]

  信仰佛教的人。

  念佛珠

  [niàn fó zhū]

  见“念珠”。

  佛山市

  [fó shān shì]

  暂无释义

  辟支佛

  [pì zhī fó]

  佛教语。梵语辟支迦佛陀的略称。三乘中的中乘圣者。因其观十二因缘法而得道,故亦意译为“缘觉”;因其身出无佛之世,潜修独悟,又意译为“独觉”。

  做佛事

  [zuò fó shì]

  延请和尚礼佛诵经。

  李佛子

  [lǐ fó zǐ]

  称 宋 李仲容。

  佛手麦

  [fó shǒu mài]

  小麦的一种。又称分枝小麦、手儿麦、五穗麦。麦穗分枝似佛手,故名。一般成熟较晚,品质较差。

  佛图氏

  [fó tú shì]

  “觉者”。

  佛甲草

  [fó jiǎ cǎo]

  植物名。又名“佛指甲”。多年生草本。茎长四五寸,多数丛生,质柔弱。夏开黄花,经霜则枯。人多栽于石山瓦墙上。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九·佛甲草》﹝集解﹞引 苏颂 曰:“佛甲草生 筠州,多附石向阳而生。似马齿莧而细小且长,有花黄色,不结实。四季皆有。”

  佛头青

  [fó tóu qīng]

  1.相传佛发为青色,故以“佛头青”比喻青黛色的山峦。

  佛逝国

  [fó shì guó]

  室利佛逝国 的省称。七世纪到十三世纪 印度尼西亚 苏门答腊 古国。

  佛影蔬

  [fó yǐng shū]

  笋名。

  佛面竹

  [fó miàn zhú]

  竹的一种,为江南竹的变种。竹的斑纹仿佛人面,故名。又名龟纹竹。

  佛四德

  [fó sì dé]

  佛四德 [出涅盘经] 四德者。

  燃灯佛

  [rán dēng fó]

  梵语的意译。过去世诸佛之一。佛经说他生时周身光明如灯,故名。

  报身佛

  [bào shēn fó]

  见“报身”。

  佛生日

  [fó shēng rì]

  释迦牟尼 的诞生日。又称“佛诞日”。佛教一般认为是农历四月初八日。一说为二月八日。见《长阿含经》卷四。古代此日行灌佛会,因此又名“浴佛节”。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四月八日》:“四月八日佛生日,十大禪院各有浴佛斋会,煎香药糖水相遗,谓之‘浴佛水。’。”《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后来,每年逢诞日或佛生日,便到寺中瞻礼 白香山 手蹟一遍,即行持念一日,岁以为常。”参阅 隋 杜臺卿《玉烛宝典》卷四。

  浴佛日

  [yù fó rì]

  谓农历四月八日 释迦 诞生日。参见“浴佛”。

  见在佛

  [jiàn zài fó]

  现在佛。三世佛之一。亦用作调侃语。

  隐念佛

  [yǐn niàn fó]

  日本佛教用语。

  护身佛

  [hù shēn fó]

  带在身上用以辟邪护身的佛像。

  佛灭度

  [fó miè dù]

  是佛祖度化众生的手段之一。

  赤佛堂

  [chì fó táng]

  唐 代地名。

  佛桌儿

  [fó zhuō ér]

  见“佛爷桌儿”。

  打佛七

  [dǎ fó qī]

  “如来所以兴出世,惟说弥陀本愿海”。

  欢喜佛

  [huān xǐ fó]

  欢喜佛是印度密教与西藏当地信仰结合的藏传密宗的本尊神,代表法的男身与代表智慧的女身交合的欢喜佛只是某种意义的象征性的表相,更能够利用“空乐双运”产生了悟空性,达到“以欲制欲”之目的。

  借花献佛

  [jiè huā xiàn fó]

  比喻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砗磲佛珠

  [chē qú fó zhū]

  车渠,也叫砗磲,是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一类大型海产双壳类。

  蛇心佛口

  [shé xīn fó kǒu]

  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旃檀佛像

  [zhān tán fó xiàng]

  见“旃檀瑞像”。

  阿弥陀佛

  [ē mí tuó fó]

  佛教指西方极乐世界最大的佛,也译作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信佛的人用作口头诵念的佛号,表示祈祷或感谢神灵等意思。[梵amitābha]

  佛罗安国

  [fó luó ān guó]

  古国名。故地或以为在今 马来半岛 西岸。地当东西方水陆交通要冲,贸易繁盛。亦译作 佛来安。

  佛山灯色

  [fó shān dēng sè]

  彩灯,佛山民间称作灯色。

  绣佛长斋

  [xiù fó cháng zhāi]

  绣佛:刺绣的佛像;长斋:终年吃素。形容修行信佛。

  立地成佛

  [lì dì chéng fó]

  佛家语,禅宗认为人皆有佛性,弃恶从善,即可成佛。此为劝善之语。

  佛面刮金

  [fó miàn guā jīn]

  就是在佛的脸上搜刮金子。比喻从不该侵犯的地方或从有限的一点油水中竭力搜刮、掠取。

  佛眼相看

  [fó yǎn xiāng kàn]

  用佛的眼光去看。比喻好意对待,不加伤害。

  狮子佛像

  [shī zi fó xiàng]

  佛教徒比喻佛祖讲经,如雷震天地。出处《维摩经·佛国品》:“演法无畏,犹狮子吼。其抽讲说,乃如雷震。

  佛门弟子

  [fó mén dì zǐ]

  信奉佛教并从事佛教活动的僧侣及信徒。

  十人念佛

  [shí rén niàn fó]

  吃斋:相信佛教的人吃素;念佛:念佛经。一个人吃素会带动许多人念佛经。

  诃佛诋巫

  [hē fó dǐ wū]

  “诃”同“呵”。犹言诃佛骂祖。巫,巫师。

  诃佛骂祖

  [hē fó mà zǔ]

  佛教语,斥骂佛祖,比喻不受前人束缚。

  实相念佛

  [shí xiàng niàn fó]

  念阿弥陀佛法性之身,即得实相之理。

  万家生佛

  [wàn jiā shēng fó]

  旧时指受百姓爱戴的地方官。

  佛罗伦萨

  [fó luó lún sà]

  意大利城市。位于该国西北部,临利古里亚海。是世界文化名城,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多博物馆、画廊、宫殿、教堂。也是意大利手工艺品和工艺美术品生产中心。名胜古迹很多,以西尼约里亚宫、西尼约里亚广场、翡 翠画廊、佛罗伦萨教堂、乔托钟楼、洗礼堂、乌菲尔博物馆等最为著名。

  长斋绣佛

  [cháng zhāi xiù fó]

  长斋:终年吃素;绣佛:刺绣的佛像。吃长斋于佛像之前。形容修行信佛。

  威音王佛

  [wēi yīn wáng fó]

  劫初之佛。《法华经·常不轻菩萨品》:“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 威音王如来 ……是 威音王佛 寿四十万亿那由他 恒河 沙劫。”亦省称“威音”。清 王猷定《客燕偕内僧话》诗:“且置 威音 事,閒谈 天宝 年。”清 黄宗羲《苏州三峰汉月藏禅师塔铭》:“威音 以后,不许无师儼然而践其位。”

  见佛不拜

  [jiàn fó bù bài]

  看见佛像,却不上前叩拜。比喻自有主张。

  加持成佛

  [jiā chí chéng fó]

  佛教术语,即依修行之功,由佛力加持,而现成佛之相。

  青灯古佛

  [qīng dēng gǔ fó]

  青荧的油灯和年代久远的佛像。借指佛门寂寞的生涯。

  佛爷桌儿

  [fó yé zhuō ér]

  佛像前的桌子。用于放置供佛之物。

  佛口蛇心

  [fó kǒu shé xīn]

  比喻嘴上说得好听,心肠却非常狠毒。

  佛眼佛心

  [fó yǎn fó xīn]

  比喻善意看待别人。

  定光佛杖

  [dìng guāng fó zhàng]

  即佛面竹。

  佛郎机炮

  [fó láng jī pào]

  明 代泛称 葡萄牙、西班牙 人为 佛郎机 人,故称其所制火炮为“佛郎机礮”。《明史·兵志四》:“至 嘉靖 八年,始从右都御史 汪鋐 言,造佛郎机礮,谓之大将军,发诸边镇。佛郎机 者,国名也。”亦省称为“佛郎机”。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炮》:“凡铸砲,西羊(洋)、红夷、佛郎机等,用熟铜造。”钟广言 注:“明 代指 西班牙 和 葡萄牙 为 佛郎机。这里指 葡萄牙 人制造的炮。”《明史·外国传六·佛郎机》:“官军得其礮,即名为佛郎机。”参阅 明 戚继光《练兵实纪·杂集》卷五。

  如面佛天

  [rú miàn fó tiān]

  佛教术语,诸恶众善,皆须在心理上论。

  佛心天子

  [fó xīn tiān zǐ]

  指 南朝 梁武帝。因其笃信佛教,故称。

  佛欢喜日

  [fó huān xǐ rì]

  佛教节日。农历七月十五日。又名僧自恣日。

  拣佛烧香

  [jiǎn fó shāo xiāng]

  比喻看人行事或待人有厚薄。

  不断光佛

  [bù duàn guāng fó]

  佛教术语,十二光佛之一。指阿弥陀佛光明无量,常存于三世,恒照益世间而不断绝。

  乐山大佛

  [lè shān dà fó]

  唐代石雕弥勒佛坐像,世界最大的佛像。在今四川乐山市东栖鸾峰,依凌云山崖雕凿而成,费时九十年。头齐山顶,脚踏江面,通高约71米,肩宽28米,头高14.7米。

  请佛住世

  [qǐng fó zhù shì]

  “请佛住世”为普贤菩萨所发的十大愿之一1。

  佛头着粪

  [fó tóu zhuó fèn]

  佛的塑像上着了鸟雀的粪便,比喻好东西上添上不好的东西,把好东西给糟蹋了(含讥讽意)。

  即心即佛

  [jí xīn jí fó]

  亦作“即心是佛”。佛教禅宗谓本心即佛,明心见性即是成佛。

  开佛光明

  [kāi fó guāng míng]

  指雕塑或绘画佛像,最后点眼睛。

  佛牙舍利

  [fó yá shè lì]

  见“佛牙”。

  不了佛智

  [bù liǎo fó zhì]

  指对佛智的不可思议存疑。

  佛头著粪

  [fó tóu zhuó fèn]

  往佛像的头上拉粪。比喻美好的事物被亵渎、玷污。

  诃佛駡祖

  [hē fó mà zǔ]

  佛教禅宗语。斥骂佛祖。喻解缚去执,不受前人拘束。元 许谦《与赵伯器书》:“又不知吾子屏絶传注,独抱遗经,其果他有得乎未也?不然,则梯接凌虚,而遽为此訶佛駡祖耳。”明 如惺《台州钓鱼台沙门释自回传二》:“所以追日者,非駑駘之足;訶佛駡祖者,岂鄙陋之夫。”清 钱谦益《题佛海上人卷》:“以乞儿市駔之为,而袭訶佛駡祖之跡。”参见“呵佛駡祖”。

  佛界六道

  [fó jiè liù dào]

  即佛教通常所说的六道,其为佛教世界观用语。指凡俗众生因善恶业因而流转轮回的六种世界。

  著粪佛头

  [zhuó fèn fó tóu]

  比喻美好的事物被亵渎、玷污。

  成佛在后

  [chéng fó zài hòu]

  谢灵运讥刺孟顗事佛的话。

  雀离佛图

  [què lí fó tú]

  见“雀离浮图”。

  是心是佛

  [shì xīn shì fó]

  观经所说于观法中想佛故,是观想之心即为佛也。

  泥多佛大

  [ní duō fó dà]

  泥土越多,佛像就塑得越大。比喻底子厚或增加进来的多成就就大。

  佛家三宝

  [fó jiā sān bǎo]

  佛、法、僧,也就是觉、正、净。

  大乘佛法

  [dà chéng fó fǎ]

  既大乘与佛法。大乘:如大乘与七大性相应中说。二解显扬圣教论1三卷十四页云:三、大乘。

  佛所行赞

  [fó suǒ xíng zàn]

  佛教典籍。

  佛天三宝

  [fó tiān sān bǎo]

  佛教中指佛、佛法经典、僧人。

  纶音佛语

  [lún yīn fó yǔ]

  比喻不由得不服从的话。

  佛法死人

  [fó fǎ sǐ rén]

  违犯小乘戒律所严加禁制之杀人、淫乱、窃盗、妄语等四种重罪之人。

  见性成佛

  [jiàn xìng chéng fó]

  性:本性。佛教禅宗认为只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就可以成佛。

  狗子佛性

  [gǒu zǐ fó xìng]

  是佛学术语,又称为赵州狗子,赵州无字。

  隋唐佛学

  [suí táng fó xué]

  隋唐佛学思潮是我国汉传佛教史上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它的兴起,不仅展示了佛教在中国化过程中所具有的强烈生命力,而且从特定角度推进了中国本土学术·可以说,没有老庄学说,就没有后来的隋唐佛学·探研隋唐佛学思潮兴起的缘由、盛况以及当时的"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和"禅宗"等主要宗派在理论上的独特创获,对于洞察中国学术发展的逻辑进程至关重要·。

  肉身坐佛

  [ròu shēn zuò fó]

  又名肉身佛、肉身佛像。

  千佛名经

  [qiān fó míng jīng]

  本为佛经名。后借指登科名榜。以登科喻成佛。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贡举》:“进士 张繟,汉阳王 柬 之曾孙也。时初落第,两手奉登科记顶戴之,曰:‘此千佛名经也。’其企羡如此。”宋 范成大《送同年万元亨知阶州》诗:“当年千佛名经里,又见西游第二人。”金 元好问《送李同年德之归洛西》诗:“千佛名经有几人,栖迟零落转情亲。”

  一佛出世

  [yī fó chū shì]

  犹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佛旨纶音

  [fó zhǐ lún yīn]

  纶:音 lún,指帝王的诏书旨意。纶音:即圣旨。

  呵佛骂祖

  [hē fó mà zǔ]

  原指如果不受前人拘束,就可以突破前人。后比喻没有顾虑,敢做敢为。

  三种成佛

  [sān zhǒng chéng fó]

  理具成佛、加持成佛、显得成佛。

  即心是佛

  [jí xīn shì fó]

  见“即心即佛”。

  成佛作祖

  [chéng fó zuò zǔ]

  佛教语。指修成佛道,成为祖师。比喻获得杰出成就。

  佛教典籍

  [fó jiào diǎn jí]

  佛教典籍分为“经”、“律”、“论”三藏。

  佛光普照

  [fó guāng pǔ zhào]

  佛的智慧光芒能够遍照。

  佛口圣心

  [fó kǒu shèng xīn]

  佛的嘴巴,圣人的心肠。指言语温厚,心地慈善。

  三重念佛

  [sān chóng niàn fó]

  念佛类分为三种。

  佛性禅心

  [fó xìng chán xīn]

  指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静寂定之心性。

  佛头加秽

  [fó tóu jiā huì]

  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面,玷污的好的东西。

  二佛并生

  [èr fó bìng shēng]

  二佛并生晚清时期,靖远刘家寺张氏三房支系张綍,因在县城经商,生财有道,富甲一方。

  蜫虫作佛

  [kūn chóng zuò fó]

  依圆顿一乘之意,则谓昆虫亦尚作佛云。

  长斋礼佛

  [cháng zhāi lǐ fó]

  长斋:终年吃素。吃长斋于佛像之前。形容修行信佛。

  佛指奇花

  [fó zhǐ qí huā]

  属莲瓣兰品种,因花形似佛家手指而得名。

  佛即是道

  [fó jí shì dào]

  佛是梵音,华夏叫道。

  念佛十心

  [niàn fó shí xīn]

  佛教术语,具称念佛十种心。指念阿弥陀佛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十种心。

  无量寿佛

  [wú liàng shòu fó]

  阿弥陀佛 的意译。西方净土的教主,佛教净土宗的信仰对象。

  求神拜佛

  [qiú shén bài fó]

  礼拜神仙,请求保佑。

  神佛不佑

  [shén fó bù yòu]

  连神仙和佛祖都不保佑。

  一切诸佛

  [yī qiè zhū fó]

  佛教对三世十方诸佛的总称。

  佛十无碍

  [fó shí wú ài]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谓卢舍那佛说华严经。

  佛心蛇口

  [fó xīn shé kǒu]

  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现无愚佛

  [xiàn wú yú fó]

  佛教中著名的三十五佛之一,所谓“佛”,就是“觉悟者”的意思,是属于佛家的说法。

  根本佛教

  [gēn běn fó jiào]

  由日本佛教研究学者所提出的佛教史分期法,主要指释迦牟尼在世时期,以及这段时间的佛教。

  皈依佛门

  [guī yī fó mén]

  正式成为佛教信徒的一个手续,具体包括参加皈依三宝仪式,然后领取皈依证书,此后就可以居士身份自愿参加定期的佛事活动了。

  佛一切智

  [fó yī qiè zhì]

  佛教专有名词三智之一。音译为萨婆若。指通达一切法相的智慧。

  送佛送到西

  [sòng fó sòng dào xī]

  比喻做好事做到底。

  泥佛劝土佛

  [ní fó quàn tǔ fó]

  比喻同类相劝。含有彼此一样,谁也不必劝说谁之意。

  临死抱佛脚

  [lín sǐ bào fó jiǎo]

  暂无释义

  急来抱佛脚

  [jí lái bào fó jiǎo]

  俗语说:“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比喻不早做准备,事到临头才急着想办法。

  急时抱佛脚

  [jí shí bào fó jiǎo]

  暂无释义

  格列佛游记

  [gé liè fó yóu jì]

  长篇小说。英国斯威夫特作于1726年。分四部分:《小人国游记》、《大人国游记》、《拉普他等地纪事》、《智马国》。小说通过英国医生格列佛航海漂流到四个幻想国的经历,抨击英国的腐败政治和侵略战争。

  无佛处称尊

  [wú fó chù chēng zūn]

  在没有能手的地方逞强。

  送佛到西天

  [sòng fó dào xī tiān]

  比喻做好事做到底。

  临时抱佛脚

  [lín shí bào fó jiǎo]

  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后因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猝张罗为“临时抱佛脚”。

  僧来看佛面

  [sēng lái kàn fó miàn]

  和尚来了要看在佛的面子招待他。

  急来报佛脚

  [jí lái bào fó jiǎo]

  比喻事到临头才慌忙准备。

  急则抱佛脚

  [jí zé bào fó jiǎo]

  见“急来抱佛脚”。

  阿佛洛狄忒

  [ā fó luò dí tuī]

  暂无释义

  多佛尔海峡

  [duō fó ěr hǎi xiá]

  见〔英吉利海峡〕

  送佛送到西天

  [sòng fó sòng dào xī tiān]

  比喻做好事做到底。

  佛罗里达半岛

  [fó luó lǐ dá bàn dǎo]

  在北美大 陆东南海岸,伸入墨西哥湾与大西洋之间,南隔佛罗里达海峡与西印度群岛相望。地势低平,多湖泊、沼泽。气候温暖湿润。属美国。

  南无阿弥陀佛

  [nā mó ē mí tuó fó]

  佛教净土宗的“六字洪名”,意为“归命无量光觉”或“归命无量寿佛”。净土宗以持名念佛为主要修行方法,谓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命终往生西方净土。

  克孜尔千佛洞

  [kè zī ěr qiān fó dòng]

  又称 赫色尓石窟。在 新疆 拜城 克孜尓镇 东南七公里处。凿建于 木扎特河 河谷北岸的悬崖上,共二百三十六窟,时代为 三国 至 唐。窟中塑像已大部被毁,只有七十四窟尚保存部分精美壁画。题材丰富多彩,以本生故事为主。人物有立体感,形象逼真,生动感人。线条刚劲有力,尤注重烘染,以凹凸画法驰名中外。

  不看僧面看佛面

  [bù kàn sēng miàn kàn fó miàn]

  比喻请看第三者的情面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不念僧面念佛面

  [bù niàn sēng miàn niàn fó miàn]

  不看僧面看佛面。

  佛罗伦萨大教堂

  [fó luó lún sà dà jiào táng]

  暂无释义

  不看金面看佛面

  [bù kàn jīn miàn kàn fó miàn]

  同“不看僧面看佛面”。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大天王 哀求说:‘自成,老表,闯王,不看金面看佛面,看在 如岳叔 的情面上,你抬抬手让我过去吧!’”

  不看佛面看金面

  [bù kàn fó miàn kàn jīn miàn]

  同“不看僧面看佛面”。王统照《银龙集·站长》:“哈!我如果是个连长,或是个把书记官,不看佛面看金面,还有这场事?”

  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fó shì jīn zhuāng, rén shì yī zhuāng]

  意为佛像的光彩要靠涂金,人样的俊俏要靠衣饰。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fàng xià tú dāo,lì dì chéng fó]

  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rén kào yī zhuāng fó kào jīn zhuāng]

  打扮也是很要紧的。

  不念僧面也念佛面

  [bù niàn sēng miàn yě niàn fó miàn]

  不看僧面看佛面。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yī fó chū shì,èr fó niè pán]

  佛家称生为“出世”,死为“涅槃”。指死去活来。

  佛是金妆,人是衣妆

  [fó shì jīn zhuāng,rén shì yī zhuāng]

  指佛靠金子装点,人靠衣饰打扮。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fàng xià tú dāo lì dì chéng fó]

  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一佛出世,二佛涅盘

  [yī fó chū shì,èr fó niè pán]

  佛家称生为出世,死为涅盘。指死去活来。

  铁佛伤心,石人落泪

  [tiě fó shāng xīn,shí rén luò lèi]

  铁铸的的神佛也会伤心,雕刻的石人也会落泪。形容极其悲伤。

  佛高一尺,魔高一丈

  [fó gāo yī chǐ,mó gāo yī zhàng]

  原为佛家告诫修行者,要警惕外界诱惑。佛,指佛法;魔,指魔法。后用以比喻一方势力(多指正义的)增长,与之对立的另一方势力(多指非正义的)则加倍增长。

  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yī fó chū shì,èr fó shēng tiān]

  死去活来之意。出世,生;生天,死。

  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yī fó chū shì,èr fó shēng tiān]

  死去活来之意。出世,生;生天,死。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jí lái bào fó jiǎo]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lín shí bào fó jiǎo]

  亦作“閒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谓平日不早作准备或努力,到事情紧急时才匆忙设法。《水浒传》第十六回:“何清 笑道:‘哥哥正是“急来抱佛脚,閒时不烧香”。’”明 张谊《宦游纪闻·抱佛免罪》:“云南 之南一番国,其俗尚释教,人有犯罪应诛者……恐急,奔往某寺中抱佛脚。故俗谚云:‘閒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鲁迅《华盖集续编·<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我现在才知道 南池子 的‘政治学会图书馆’去年‘因为时局的关系,借书的成绩长进了三至七倍’了,但他‘家 翰笙’却还‘用“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十个字形容当今学术界大部分的状况’。”

 

  【佛 fú】:

  仿佛

  [fǎng fú]

  1.似乎;好像:他干起活来~不知道什么是疲倦。

  佛戾

  [fú lì]

  违背;违反。

  佛郁

  [fú yù]

  不安貌。

  佛桑

  [fú sāng]

  1.即扶桑。植物名。指佛桑树或它的花。

  佛道艾

  [fú dào ài]

  即伏道艾。

 

  【佛 bì】:

  佛肸

  [bì xī]

  人名。春秋 末年 晋 大夫 范氏、中行氏 的家臣,为 中牟 的县宰。《论语·阳货》:“佛肸 召,子欲往。子路 曰:‘昔者 由 也闻诸夫子曰:“亲於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 以 中牟 畔,子之往也,如之何?’...

  佛狸

  [bì lí]

  1.北魏 拓跋焘(太武帝)的小字。《宋书·索虏传》:“嗣 死,謚曰 明元皇帝,子 燾 字 佛貍 代立。”宋 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 佛貍 愁。”《资治通鉴·...

  佛貍祠

  [bì lí cí]

  古祠名。遗址在今 江苏 六合县 东南的 瓜步山 上。北魏 太武帝(字 佛貍)于 宋 元嘉 二十七年击败 王玄谟 的军队以后,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貍祠”。见《魏书·世祖纪下》、宋 陆游《入蜀记》卷二。宋 辛弃...

  佛狸祠

  [bì lí cí]

  古祠名。遗址在今 江苏 六合县 东南的 瓜步山 上。北魏 太武帝(字 佛貍)于 宋 元嘉 二十七年击败 王玄谟 的军队以后,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貍祠”。见《魏书·世祖纪下》、宋 陆游《入蜀记》卷二。宋 辛弃...

 

  【佛 bó】:

  佛泥

  [bó ní]

  古国名。在今 加里曼丹岛 北部 文莱 一带。宋 太平兴国 二年始朝贡于 宋。也写作“渤泥”。宋 赵汝适《诸蕃志·渤泥国》:“商贾日以中国饮食献其王,故舟往 佛泥,必挟善庖者一二辈与俱。”参阅《宋史·外国传五·勃泥》。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