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组词_杖字组词_杖的组词意思及拼音

  【杖的意思】:

  1.拐杖;手杖:扶~而行。

  2.泛指棍棒:擀面~。拿刀动~。

 

  【杖的拼音】:zhàng

  

栋的笔顺示意图

  【杖的组词大全】:

  拐杖

  [guǎi zhàng]

  拐棍。

  魔杖

  [mó zhàng]

  魔术师所用的棍儿。

  锡杖

  [xī zhàng]

  佛教的杖形法器,头部装有锡环。

  明杖

  [míng zhàng]

  指盲人用来探路的手杖。

  野杖

  [yě zhàng]

  谓持杖野游。

  杖父

  [zhàng fù]

  拄杖老人。

  负杖

  [fù zhàng]

  倚杖;扶杖。《礼记·檀弓下》:“公叔禺人 遇负杖入保者息。”郑玄 注:“见走辟 齐 师将入保,罢倦加其杖颈上,两手掖之休息者。”晋 刘琨《答卢谌诗》序:“负杖行吟,则百忧俱至;块然独坐,则哀愤两集。”唐 王绩《游仙...

  杖屦

  [zhàng jù]

  1.手杖与鞋子。古礼,五十岁老人可扶杖;又古人入室鞋必脱于户外,为尊敬长辈,长者可先入室,后脱鞋。

  卭杖

  [qióng zhàng]

  筇竹制的手杖。

  杖揖

  [zhàng yī]

  犹持杖。

  齿杖

  [chǐ zhàng]

  古代帝王授给老年人的手杖。《周礼·秋官·伊耆氏》:“共王之齿杖。”郑玄 注:“王之所以赐老者之杖。”孙诒让 正义:“此王所赐老者之杖,校年以授之,故谓之齿杖。”唐 柳宗元《植灵寿木》诗:“敢期齿杖赐,聊且移孤茎。”

  黎杖

  [lí zhàng]

  用藜的老茎制成的手杖。黎,通“藜”。

  杖钱

  [zhàng qián]

  1.旧时犯人打点行杖公人俾得从轻杖打所用的钱。

  杖藜

  [zhàng lí]

  1.谓拄着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茎坚韧,可为杖。《庄子·让王》:“原宪 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唐 杜甫《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宋 苏轼《鹧鸪天》词:“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清...

  权杖

  [quán zhàng]

  1、一种木杖或金属杖,常由执权杖者、执礼杖者或司法行政执行官持着,走在高官职者之前;标志主教等职权。2、借指权威或职位。

  杖履

  [zhàng lǚ]

  1.老者所用的手杖和鞋子。唐 李商隐《为山南薛从事谢辟启》:“方思捧持杖履,厕列生徒;岂望便上仙舟,遽尘莲府。”清 钱谦益《祭都御史曹公文》:“儼觚稜之在望,撰杖履其奚从?”

  倒杖

  [dǎo zhàng]

  见“倒杖策”。

  杖记

  [zhàng jì]

  古代武官在所持梃上记载所掌兵员的数字,称为杖记。

  杖子

  [zhàng zi]

  障子(多用于地名):大~(在河北)。宋~(在辽宁)。

  杖斧

  [zhàng fǔ]

  谓持斧以为威权。

  邛杖

  [qióng zhàng]

  即邛竹杖。

  杖绖

  [zhàng dié]

  1.孝杖与丧服。《南史·齐文惠太子长懋传》:“尊极所临,礼有变革,权去杖絰,移立户外,足表情敬,无烦止哭。”

  衰杖

  [shuāi zhàng]

  居丧用的麻绖与哭丧棒。

  麻杖

  [má zhàng]

  麻绖与丧杖。服丧所用。

  笞杖

  [chī zhàng]

  指古代的笞刑与杖刑。

  杖期

  [zhàng qī]

  旧时一种服丧礼制。杖,是居丧时拿的棒;期,是一年之丧。期服用杖的称“杖期”;不用杖的则称“不杖期”。如:嫡子、众子为庶母丧,服杖期。夫为妻丧,如父母不在,服杖期;若父母在,则服不杖期。参阅《仪礼·丧服》。

  植杖

  [zhí zhàng]

  1.倚杖。扶杖。《论语·微子》:“子路 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 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穀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后因以“植杖”为典。晋 陶潜《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诗之一:“寒草被荒蹊,地为罕人远,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復返。”唐 韦嗣立《自汤还都经龙门北溪赠张左丞崔礼部崔光禄》诗:“褰帘出野院,植杖候柴门。”《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降及 春秋,植杖之叟,耦耕之夫,贩牛之商,斲轮之工,散见於传记诸书,犹往往不絶。”

  龙杖

  [lóng zhàng]

  亦作“龙仗”。典出《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费长房 者,汝南 人也。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於肆头…… 长房 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 葛陂 中也。’又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长房 乘杖,须臾来归,自谓去家适经旬日,而已十餘年矣。即以杖投陂,顾视则龙也。”后因以“龙杖”美称竹杖。唐 骆宾王《出石门》诗:“暂策为龙杖,何处得神仙。”宋 陶穀《清异录·骄龙杖》:“天师 杜光庭 骄龙杖,红如猩肉,重若玉石……相传是仙人留赐。”元 谢宗可 有《龙杖》诗。

  器杖

  [qì zhàng]

  见“器仗”。

  擀杖

  [gǎn zhàng]

  即擀面棒。

  杖流

  [zhàng liú]

  旧时刑罚的一种。先施杖刑,然后流放。

  杖林

  [zhàng lín]

  梵语“洩瑟知林”的义译。据 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佛陀伐那山及杖林》载:“﹝ 洩瑟知林 ﹞林竹修劲,被山弥谷。其先有婆罗门,闻 释迦佛 身长丈六,常怀疑惑,未之信也。乃以丈六竹杖,欲量佛身,恒於杖端出过丈六,如是增高,莫能穷实。遂投杖而去,因植根焉。”后即成林,称“洩瑟知林”,即杖林。

  廷杖

  [tíng zhàng]

  帝王在朝廷上杖责臣子。

  杖筴

  [zhàng cè]

  见“杖策”。

  杖几

  [zhàng jǐ]

  亦作“杖机”。拐杖与几案。多为老人用具。杖,行走中扶持;几,平时靠倚。

  蔗杖

  [zhè zhàng]

  用甘蔗作杖。形容酒后狂态。语本 三国 魏 曹丕《〈典论〉自叙》:“尝与平虏将军 刘勋、奋威将军 邓展 等共饮……时酒酣耳热,方食芊蔗,便以为杖,下殿数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清 顾景星《<楝亭集>序》:“昔 子建 与 淳于生 分坐纵谈,蔗杖起舞,淳于 目之以天人。”

  繦杖

  [qiǎng zhàng]

  襁褓和藜杖。繦,通“襁”。汉 扬雄《太玄·勤》:“吾其泣呱呱,未得繦杖。”范望 注:“幼者宜繦,老者宜杖,勤苦之家,故未得也。”

  杖策

  [zhàng cè]

  1.亦作“杖筴”。拄杖。

  挺杖

  [tǐng zhàng]

  方言。棍棒。

  旗杖

  [qí zhàng]

  见“旗仗”。

  杖制

  [zhàng zhì]

  对刑杖大小、长短的规定。历代形制不一。《隋书·刑法志》:“杖皆用生荆,长六尺……大杖,大头围一寸三分,小头围八分半。”《宋史·刑法志一》:“常行官杖如 周 显德 五年制,长三尺五寸,大头阔不过二寸,厚及小头径不得过九分。”宋 高承《事物纪原·律令刑罚·杖制》:“旧制杖皆削节目,常行杖大头二分七釐,小头一分七釐,笞杖大头二分,小头一分半,皆长三尺五寸。”

  依杖

  [yī zhàng]

  见“依仗”。

  执杖

  [zhí zhàng]

  旧时父母之丧,举行葬仪时手持丧棒,谓之“执杖”。

  杖威

  [zhàng wēi]

  谓凭恃威权。

  杖劒

  [zhàng jiàn]

  见“杖剑”。

  杖治

  [zhàng zhì]

  以杖刑治罪。

  杖架

  [zhàng jià]

  度量刑杖长短的器具。

  仰杖

  [yǎng zhàng]

  见“仰仗”。

  决杖

  [jué zhàng]

  处以杖刑。用大荆条或棍棒抽击人的背、臀或腿部。

  刑杖

  [xíng zhàng]

  刑具,行刑用的棍棒。

  击杖

  [jī zhàng]

  古代迷信习俗。日月食时,大夫之妻敲打棒杖以救。

  玉杖

  [yù zhàng]

  1.饰有玉鸠的拐杖,汉 时天子始以赐老人。《后汉书·礼仪志中》:“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餔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玉杖长九尺,端以鳩鸟为饰。”唐 李白《夷则格上白鸠拂舞辞》:“天子刻玉杖,鏤形赐耆人。”《资治通鉴·汉明帝永平二年》:“三老服都紵大袍,冠进贤,扶玉杖。”胡三省 注:“玉杖长七尺,端以鳩鸟为饰。鳩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尔雅翼》曰:刻玉为鳩,置之杖端,谓之鳩杖,亦曰玉杖。”

  杖者

  [zhàng zhě]

  指老年人。《论语·乡党》:“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杖者,老人也。”

  鹤杖

  [hè zhàng]

  老年人所用的手杖。清 王夫之《长沙旅兴》诗:“鹤杖恰逢苔径輭,渔舟初晓碧波匀。”

  等杖

  [děng zhàng]

  即等长杖。

  拄杖

  [zhǔ zhàng]

  1.执持。三国 魏 曹操《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

  兵杖

  [bīng zhàng]

  1.亦作“兵仗”。兵器。《汉书·梁怀王刘揖传》:“尽出马置外苑,收兵杖藏私府。”《周书·贺拔胜传》:“性又通率,重义轻财,身死之日,唯有随身兵仗及书千餘卷而已。”《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八年》:“禽其战櫂都虞候 王暉 等,获兵仗数万。”清 昭槤《啸亭杂录·内务府定制》:“武备院掌上甲胄、弓矢、兵仗及鞍轡、行帐诸事。”

  杖格

  [zhàng gé]

  杖刑与格刑。泛指刑具。

  棁杖

  [zhuō zhàng]

  木杖。

  杖棰

  [zhàng chuí]

  1.指杖刑用的棍棒。

  杖任

  [zhàng rèn]

  依靠,信任。《三国志·吴志·周鲂传》:“魴 答,恐民帅小丑,不足杖任。”杖,一本作“仗”。《资治通鉴·梁武帝大同元年》:“欢 使将兵十万,专治 河 南,杖任若己之半体。”

  门杖

  [mén zhàng]

  封建社会刑罚之一。在宫殿门前杖打大臣。

  面杖

  [miàn zhàng]

  亦作“麵杖”。擀面杖。制作面食时用的木棍儿。

  襁杖

  [qiǎng zhàng]

  襁褓和藜杖。繦,通“襁”。

  环杖

  [huán zhàng]

  犹藜杖。隐士所持的手杖,杖柄环曲,故名。

  杖疮

  [zhàng chuāng]

  受杖刑后的创伤。

  王杖

  [wáng zhàng]

  帝王赐老者之杖。《周礼·秋官·伊耆氏》“军旅授有爵者杖,共王之齿杖”汉 郑玄 注:“王之所以赐老者之杖。郑司农 云:‘谓年七十当以王命受杖者,今时亦命之为王杖。’”汉 王充《论衡·谢短》:“七十赐王杖,何起?”

  周杖

  [zhōu zhàng]

  谓居丧一年。杖,指居丧时所用的竹杖。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四》:“準礼:父在为所生母,父为嫡子,夫为妻,皆杖周……未闻为兄弟杖者。自离乱已后,武臣为弟始行周杖之礼,是宾佐不能以礼正之,致其谬误也。”参见“杖期”。

  折杖

  [shé zhàng]

  刑法名。

  杖脊

  [zhàng jǐ]

  以杖挞脊背。杖刑中最重的一种。

  引杖

  [yǐn zhàng]

  持杖。

  刀杖

  [dāo zhàng]

  见“ 刀仗 ”。

  甲杖

  [jiǎ zhàng]

  见“甲仗”。

  责杖

  [zé zhàng]

  谓以杖刑责罚。

  挂杖

  [guà zhàng]

  指手杖,手拿支撑身躯的工具。

  木杖

  [mù zhàng]

  木制的拐杖。

  袍杖

  [páo zhàng]

  战袍和兵器。

  犁杖

  [lí zhang]

  犁。

  削杖

  [xuē zhàng]

  古代母丧时子服齐衰所执的木杖,用桐木削成。

  蛇杖

  [shé zhàng]

  手杖;拐杖。

  杖棒

  [zhàng bàng]

  棍棒。

  箠杖

  [chuí zhàng]

  1.棍棒。汉 王充《论衡·订鬼》:“病者因剧身体痛,则谓鬼持箠杖殴击之。”

  倚杖

  [yǐ zhàng]

  1.依赖。

  杖家

  [zhàng jiā]

  谓拄杖行于家。与杖乡、杖国、杖朝等均为古代的一种尊老礼制。《礼记·王制》:“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乡,七十杖於国,八十杖於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以珍从。”后因以为五十岁的代称。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九:“﹝ 刘钟宛 ﹞国初以秘书院学士抚 山东,旋晋秩工部侍郎,告归八年,方值杖家之岁。”

  委杖

  [wěi zhàng]

  见“委仗”。

  瑶杖

  [yáo zhàng]

  玉杖。

  化杖

  [huà zhàng]

  1.亦作“化仗”。指古代神话中夸父逐日,其杖化为邓林的故事。

  机杖

  [jī zhàng]

  几案与手杖。老年人平时以几靠身,以杖扶持,故喻年迈。机,通“几”。三国 魏 嵇康《思亲诗》:“望南山兮发哀嘆,感机杖兮涕汍澜。”

  彩杖

  [cǎi zhàng]

  用彩绸装饰的木杖。

  束杖

  [shù zhàng]

  1.捆起来的刑具。

  满杖

  [mǎn zhàng]

  清 代刑法名。杖刑打一百下。

  杖竹

  [zhàng zhú]

  拄着竹杖。

  柺杖

  [guǎi zhàng]

  即拐杖。

  颤杖

  [chàn zhàng]

  小鼓槌。

  杖式

  [zhàng shì]

  古代刑杖的规格、样式。

  担杖

  [dān zhàng]

  1.亦作“担仗”。担子。指行李、货物等。

  杖臿

  [zhàng chā]

  执锹。谓掘士劳作。

  杖节

  [zhàng jié]

  执持旄节。古代帝王授予将帅兵权或遣使四方,给旄节以为凭信。

  杖罚

  [zhàng fá]

  1.杖刑。

  鞭杖

  [biān zhàng]

  亦作“鞕杖”。古代刑罚之一。以鞭、杖责罚人。

  臀杖

  [tún zhàng]

  刑罚名。用大荆条、大竹板或棍棒等抽击人的臀部。

  寄杖

  [jì zhàng]

  传说为一种妖术。能将所受杖击寄于他物身上,以逃脱痛楚。

  斑杖

  [bān zhàng]

  1.藕的别名。

  杖拏

  [zhàng ná]

  1.持桨。

  棒杖

  [bàng zhàng]

  棍棒。

  棰杖

  [chuí zhàng]

  1.犹棍棒。

  月杖

  [yuè zhàng]

  亦作“月仗”。中国 古代马球运动中的击球用具。球棍长数尺,头端形如偃月,故名。也称球杖、鞠杖。唐 鱼玄机《打毬作》诗:“坚圆浄滑一星流,月杖争敲未拟休。”明 杨慎《咏史》:“月仗云门五彩毬,御前争睹最先筹。”《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二年》:“辽 主好击毬,尝与大臣分朋击鞠,諫议大夫 马得臣 上疏諫曰:‘……若贪月杖,误拂天衣,臣实失仪,君又难责。’”参阅《金史·礼志八》。

  爪杖

  [zhǎo zhàng]

  一种生活用品。形如手而弯其指,有长柄,背痒时用以抓爬。亦名如意。

  盐杖

  [yán zhàng]

  1.打鼓的一种谱子。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施肩吾》:“隋曲有《疏勒盐》,唐曲有《突厥盐》、《阿鹊盐》。或云:关中人谓好为盐。故施肩吾诗云:‘颠狂楚客歌成雪,媚嫵吴娘笑是盐。’盖当时语也。今杖鼓谱中尚有盐杖声。”

  讯杖

  [xùn zhàng]

  1.古代刑具。拷问囚犯的棍棒。

  画杖

  [huà zhàng]

  1.饰有纹彩的球杖。

  杖乡

  [zhàng xiāng]

  1.《礼记·王制》:“六十杖於乡。”谓六十岁可拄杖行于乡里。南朝 梁 沉约《让仆射表》:“养老杖乡,抑推前典。”后作为六十岁的代称。南朝 梁 沉约《让仆射表》:“养老杖乡,抑推前典。”后作为六十岁的代称。南朝 梁 任昉《答到建安饷杖》诗:“劳君尚齿意,矜此杖乡辰。”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三:“﹝ 陈长生 ﹞《闻家大人旋里》云:‘去郡定多遮道吏,还山已是杖乡人。’”

  乌杖

  [wū zhàng]

  上作乌头形,下有平底金属套的扶杖。《晋书·五行志上》:“ 元康 中,天下始相傚为乌杖以柱掖,其后稍施其鐓,住则植之。”

  杖钺

  [zhàng yuè]

  手执斧钺。表示威权。

  香杖

  [xiāng zhàng]

  指禅杖。

  杖化

  [zhàng huà]

  《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长房 辞归,翁(指 壶公)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 葛陂 中也。’…… 长房 乘杖,须臾来归,自谓去家适经旬日,而已十餘年矣。即以杖投陂,顾视则龙也。”后因以“杖化”谓得道成仙,乘龙飞升。唐 白居易《黑龙饮渭赋》:“闻 茂先 之剑飞,见 长房 之杖化。”元 宋无《寄眠云处士》诗:“路回 蓬岛 下,杖化 葛陂 边。”

  杖舄

  [zhàng xì]

  1.拐杖与鞋子。

  行杖

  [xíng zhàng]

  谓用杖责打。

  朽杖

  [xiǔ zhàng]

  破旧兵器。

  杖遣

  [zhàng qiǎn]

  施以杖刑后发配。

  杖头

  [zhàng tóu]

  1.手杖的顶端。

  几杖

  [jǐ zhàng]

  坐几和手杖、皆老者所用,古常用为敬老者之物,亦用以借指老人。《礼记·曲礼上》:“谋於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元朔 三年,上赐 淮南王 几杖,不朝。”唐 杜甫《回棹》诗:“几杖将衰齿,茅茨寄短椽。”明 张煌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而君子正非务之以表异於物也。其铭之几杖,与於此悟迪同焉;其勒之桮棬,与於此宏式训焉。”

  苴杖

  [jū zhàng]

  1.古代居父丧时孝子所用的竹杖。

  策杖

  [cè zhàng]

  拄杖。也称杖策。三国 魏 曹植《苦思行》:“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唐 杜甫《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之二:“策杖时能出,王门异昔游。”仇兆鳌 注:“慈水 姜氏 曰:杖策者,策杖而行……则古人於杖,虽少年皆用之矣。”唐 白居易《残春晚起伴客笑谈》诗:“策杖强行过里巷,引盃闲酌伴亲宾。”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一:“公(司马光)不喜肩舆,山中亦乘马,路险,策杖以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 冯京 ﹞思欲静坐养神,乃策杖徐步入后园中。”清 顾炎武《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户。”

  球杖

  [qiú zhàng]

  1.古时击毬用具。

  殴杖

  [ōu zhàng]

  以杖殴打。

  杖楚

  [zhàng chǔ]

  谓以棍棒拷打。楚,荆条做成的棒。

  函杖

  [hán zhàng]

  见“函丈”。

  杖咸

  [zhàng xián]

  盛杖的匣子。

  镫杖

  [dèng zhàng]

  亦作“鐙仗”。即镫棒。

  盲杖

  [máng zhàng]

  盲人探路用的竿儿。

  银杖

  [yín zhàng]

  锡杖的美称。叶玉森《印度故宫词》:“银杖分明忆昔年,圣水如带佛垂怜。”

  痛杖

  [tòng zhàng]

  狠狠地杖击。

  杖机

  [zhàng jī]

  见“杖几”。

  枷杖

  [jiā zhàng]

  谓上枷并受杖刑。

  藜杖

  [lí zhàng]

  用藜的老茎做的手杖。质轻而坚实。

  杖杀

  [zhàng shā]

  用杖打死。唐 韩愈《顺宗实录一》:“奏 辅端 诽谤朝政,杖杀之。”《新唐书·懿德太子重润传》:“大足 中,张易之 兄弟得幸 武后,或譖 重润 与其女弟 永泰郡主 婿窃议,后怒,杖杀之。”宋 王谠《唐语林·方正》:“柳元公 初拜京兆尹,将赴上,有神策军小将乘马不避,公于市中杖杀之。”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如为 李白 与 杜甫 所推崇过的 李邕,便是被杖杀者之一。”

  大杖

  [dà zhàng]

  1.大棍棒。

  杖毙

  [zhàng bì]

  以杖刑毙命。

  哀杖

  [āi zhàng]

  丧礼中,孝子因哀痛不能自持,故必扶杖,其杖称“哀杖”。

  杖仁

  [zhàng rén]

  倚仗仁德。

  铁杖

  [tiě zhàng]

  1.古兵器名。铁制的棍棒。

  杖鼓

  [zhàng gǔ]

  鼓名,打击乐器。

  病杖

  [bìng zhàng]

  因受棍棒捶挞致伤。

  杖贤

  [zhàng xián]

  依靠贤德的人。

  杖锡

  [zhàng xī]

  拄着锡杖。谓僧人出行。锡,锡杖,云游僧所持法器。晋 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释法师以 隆安 四年仲春之月,因咏山水,遂杖锡而游。”唐 崔颢《赠怀一上人》诗:“传灯遍都邑,杖锡游王公。”明 宋濂《佛慧圆明广照无边普利大禅师塔铭》:“师度不为时所容,与弟子 希昇 杖锡踰 涛江 而东,至 乌伤 之 伏龙山。”清 孙枝蔚《劝酒歌》之一:“正逢老僧杖锡来,见我相劝学参禪。”

  杖革

  [zhàng gé]

  处以杖刑并革职。

  桐杖

  [tóng zhàng]

  1.古时为母送丧时拄的孝杖。

  杖督

  [zhàng dū]

  谓受杖刑处罚。

  苇杖

  [wěi zhàng]

  以蒲苇为杖,聊以示辱。谓刑罚宽仁。

  脊杖

  [jǐ zhàng]

  古时一种施于背部的杖刑。

  杖刑

  [zhàng xíng]

  古代刑罚之一。用荆条或大竹板拷打犯人。杖作为刑种始自 东汉。

  酸杖

  [suān zhàng]

  虎杖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虎杖》。

  杖气

  [zhàng qì]

  谓讲义气。

  训杖

  [xùn zhàng]

  以示惩戒的杖责。

  相杖

  [xiāng zhàng]

  见“相仗”。

  杖洋

  [zhàng yáng]

  旧时对 英国 铸造的一种银元的俗称。帀面图案为一手持三叉戟的 不列颠 女神像,并用 汉 英 和 马来 文标明“一圆”字样。1895年起在 孟买、加尔各答 等地铸造,大小轻重仿 墨西哥 鹰洋。由 上海、香港、新加坡、槟榔屿 等地的 英国 银行发行。

  杖限

  [zhàng xiàn]

  1.谓刑法规定的杖击数目。

  科杖

  [kē zhàng]

  谓处以杖刑。宋 苏轼《乞医疗病囚状》:“欲乞每有病囚,令狱官、县令具保,明以申州,委监医官及本辖干繫官吏觉察,如诈称病,狱官、县令皆科杖六十。”《宋史·食货志上二》:“﹝ 绍兴 ﹞十五年,户部议:‘准法,输官物用四钞……若輒取户钞,或追验於人户者,科杖。’”

  乡杖

  [xiāng zhàng]

  《礼记·王制》:“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乡,七十杖於国,八十杖於朝。”后遂以“乡杖”表示年老。明 唐顺之《希周兄八十》诗:“三十年前事未遥,兄时乡杖我垂髫。”

  杖罪

  [zhàng zuì]

  应判杖刑的罪行。《隋书·刑法志》:“凡死罪枷而拲,流罪枷而梏,徒罪枷,鞭罪桎,杖罪散以待断。”《唐律疏议·名例一·该说律意》:“徒罪断於州,杖罪断於县。”《金史·刑志》:“时制杖罪至百,则臀、背分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五回:“你就认个‘庸医杀人’,也不过是个‘杖罪’。”

  赐杖

  [cì zhàng]

  1.古代帝王对有功年老的大臣赐予手杖,以为荣宠。又对高年赐予王杖,为养老之礼。始行于 汉,后世不废。清 查慎行《山野老人远来祝万寿者以千计目睹盛事纪之以诗》:“赐酺还赐杖,好向后生夸。”《清史稿·沉德潜传》:“復诣京师祝皇太后七十万寿,进《歷代圣母图册》,入朝赐杖。”

  代杖

  [dài zhàng]

  指为获取报酬而代犯人受杖责。

  杖力

  [zhàng lì]

  依靠武力。《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年》:“丰爵厚赏止於死战之士,则民利於有乱,俗竞於杀伐,阻兵杖力,干戈不戢矣。”

  擀面杖

  [gǎn miàn zhàng]

  擀面用的木棍儿。

  代杖丹

  [dài zhàng dān]

  一种药。

  青筇杖

  [qīng qióng zhàng]

  筇竹制成的手杖。筇竹,出 四川 邛崃山,可为手杖。

  放杖丸

  [fàng zhàng wán]

  一种药名,主治肾脏风毒积滞,腰膝沉重。

  方竹杖

  [fāng zhú zhàng]

  方竹制作的手杖。

  过头杖

  [guò tóu zhàng]

  长度超过人体头部之杖。

  筇竹杖

  [qióng zhú zhàng]

  用筇竹所制的手杖。

  赶麪杖

  [gǎn miàn zhàng]

  擀面用的木棍。《元典章·刑部·打死换作病死》:“田云童 於正月初二日将弟 田二 用赶麪杖肯打。”《西游记》第四九回:“妖邪道:‘你不是磨博士,怎么会使赶麪杖。’”亦作“赶麵杖”。老舍《骆驼祥子》十七:“两个孩子急了,一个拿起煤铲,一个抄起赶面杖,和爸爸拚了命。”

  木瓜杖

  [mù guā zhàng]

  用木瓜枝干做的拄杖。

  杖马箠

  [zhàng mǎ chuí]

  执马鞭。《汉书·娄敬传》:“杖马箠去居 岐,国人争归之。”颜师古 注:“箠,马策也。杖谓柱之也。云杖马箠者,以示无所携持也。”

  合欢杖

  [hé huān zhàng]

  五代 时 刘铢 所置酷刑。用刑时两杖同时击打,称合欢杖。

  问事杖

  [wèn shì zhàng]

  刑杖。《三国志·魏志·贾逵传》“充,咸熙 中为中护军”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李孚传》:“及到 梁淇,使从者斫问事杖三十枚,繫著马边。”《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九年》:“孚 斫问事杖,繫著马边。”胡三省 注:“问事杖,问事所执杖也。”

  杖头资

  [zhàng tóu zī]

  指酒钱。

  杖子头

  [zhàng zǐ tóu]

  头领。

  龙头杖

  [lóng tóu zhàng]

  饰有龙头的拐杖。唐 施肩吾《山居乐》诗:“手持十节龙头杖,不指虚空即指云。”《元史·石天麟传》:“天麟 年七十餘,帝以所御金龙头杖赐之。”

  九节杖

  [jiǔ jié zhàng]

  1.传说仙人所用的手杖。

  杖锡客

  [zhàng xī kè]

  外地来的游方僧。

  玉鸠杖

  [yù jiū zhàng]

  以玉鸠为饰的手杖。据《后汉书·礼仪志》载:年七十者授玉杖。杖端以鸠为饰。鸠为不噎之鸟,欲老人不噎也。《明史·董伦传》:“建文 初,召拜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与 方孝孺 同侍经筵。御书‘怡老堂’额宠之,又赐髹几、玉鳩杖。”《清史稿·仁宗纪》:“予告大学士 王杰 陛辞,赐玉鳩杖,御书诗章,驰驛回籍。”参见“玉杖”。

  杖化龙

  [zhàng huà lóng]

  《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载,费长房 向一卖药老翁学道,一日 长房 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 葛陂 中也。’…… 长房 乘杖,须臾来归,自谓去家适经旬日,而已十餘年矣。即以杖投陂,顾视则龙也。”后遂以“杖化龙”用为道家神异之典。宋 陆游《道室杂咏》:“舄化双鳧杖化龙,云山回首不知重。”

  邛竹杖

  [qióng zhú zhàng]

  邛竹制成的手杖。简称“邛杖”。

  操履杖

  [cāo lǚ zhàng]

  说对长者恭谨相就。

  等长杖

  [děng cháng zhàng]

  宋 代募兵,按身高分等第,后以不同长度的木杖为度量标准,称为“等长杖”。又称等杖。

  骆驼杖

  [luò tuó zhàng]

  一种仪仗。

  黄荆杖

  [huáng jīng zhàng]

  用黄荆木条制的刑杖。

  杖马棰

  [zhàng mǎ chuí]

  执马鞭。

  仙人杖

  [xiān rén zhàng]

  1.菜名。可入药。又名仙人杖草。唐 陈子昂《观荆玉篇序》:“夏四月,军幕次于 张掖河。河洲草木无他异者,惟有仙人杖,往往丛生。”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仙人杖草》﹝集解﹞引 苏颂 曰:“仙人杖有三物同名:一种是菜类,一种是枯死竹笋之色黑者,枸杞一名仙人杖是也。此仙人杖乃作菜茹者。”

  剔牙杖

  [tī yá zhàng]

  剔除牙垢的细棍。

  桃枝杖

  [táo zhī zhàng]

  桃枝竹制成的拐杖。为杖中佳品。

  緑玉杖

  [lǜ yù zhàng]

  传说中仙人所用的手杖。

  夜明杖

  [yè míng zhàng]

  传说中夜间发光的拐杖。

  两杖鼓

  [liǎng zhàng gǔ]

  打击乐器名。又称羯鼓。

  杖鼓曲

  [zhàng gǔ qǔ]

  古乐曲名。用杖鼓伴奏的乐曲。宋 沉括《梦溪笔谈·乐律一》:“古曲悉皆散亡,顷年王师南征,得《黄帝炎》一曲於 交趾,乃杖鼓曲也。”原注:“炎,或作‘盐’。”宋 张端义《贵耳集》卷中:“唐诗‘媚赖 吴 娘唱是盐,更奏新声利骨盐’,谓之盐者吟行曲引之类,《乐府解题》谓之杖鼓曲也。”

  桑节杖

  [sāng jié zhàng]

  带节的桑木手杖。

  弃杖草

  [qì zhàng cǎo]

  中药淫羊藿的别名。谓老人服用此药,可以丢掉拐杖,故名。参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淫羊藿》。

  延年杖

  [yán nián zhàng]

  古代帝王赐给老臣的手杖,以示优遇。《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授 杨彪 光禄大夫”裴松之 注引《魏书》:“公故 汉 宰臣,乃祖已来,世著名节,年过七十,行不踰矩,可谓老成人矣,所宜宠异以章旧德。其赐公延年杖及冯几;謁请之日,便使杖入。”《北史·于谨传》:“保定 二年,谨 以年老,乞骸骨,优詔不许。三年,以 谨 为三老,固辞,又不许。赐延年杖。”

  醒心杖

  [xǐng xīn zhàng]

  中药远志的别名。见 宋 陶穀《清异录·药谱》。

  随年杖

  [suí nián zhàng]

  五代 的滥刑之一。杖击数与受刑人年龄相同。《新五代史·汉臣传·刘铢》:“民有过者,问其年几何,对曰若干,即随其数杖之,谓之‘随年杖’。”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二:“每仗人,双杖对下,谓之‘合欢杖’;或杖人如其岁数,谓之‘随年杖’。此又藩郡之滥刑也。”

  倒杖策

  [dǎo zhàng cè]

  倒持所拄之杖及马鞭,喻心神恍惚而行动错乱。

  杖策窥园

  [zhàng cè kuī yuán]

  指不读死书,而是要观察、了解社会。

  杖限文书

  [zhàng xiàn wén shū]

  旧时官府要下属限期完成某事、逾期则予以杖罚的公文。

  葬法倒杖

  [zàng fǎ dǎo zhàng]

  唐代杨筠松·著。共六章:认太极、分两仪、求四象、倍八卦、倒杖十二法、二十四砂葬法。

  龙头拐杖

  [lóng tóu guǎi zhàng]

  即龙头杖。

  杖头木偶

  [zhàng tóu mù ǒu]

  以木棍举托操纵木偶、做出各种造型动作的一种木偶戏。

  杖乡之年

  [zhàng xiāng zhī nián]

  年过六十可以在乡邑里拄拐杖。

  定光佛杖

  [dìng guāng fó zhàng]

  即佛面竹。

  入门杖子

  [rù mén zhàng zǐ]

  宋 朝对重犯所施的一种酷刑。 宋 陈襄 《州县提纲·捕到人勿讯》:“大辟刼盗捕至之初,例於两腿及两足底,輙讯杖数百,名曰入门杖子,然后付狱。”

  拿刀动杖

  [ná dāo dòng zhàng]

  挥舞刀枪棍棒。泛指动武。

  竹杖化龙

  [zhú zhàng huà lóng]

  比喻得道成仙,亦借指仙人道者。

  杖履相从

  [zhàng lǚ xiāng cóng]

  指追随左右。

  先祖权杖

  [xiān zǔ quán zhàng]

  魔兽争霸3兽族额外战役“多洛特的成立”中的神器之一。

  竹杖成龙

  [zhú zhàng chéng lóng]

  竹杖化作一条龙。比喻得道成仙。

  凭几据杖

  [píng jī jù zhàng]

  形容傲慢不以礼待客。

  毬杖踢弄

  [qiú zhàng tī nòng]

  宋 代的一种技艺表演。

  过头拄杖

  [guò tóu zhǔ zhàng]

  见“过头杖”。

  绿杖白牛

  [lǜ zhàng bái niú]

  绿杖,即幽魂权杖,是魔兽地图DotA中的物品;其技能可免疫物理攻击,同时自身也不能作出物理攻击,但受到法术攻击,伤害会加成。

  杖家之年

  [zhàng jiā zhī nián]

  年过五十可以在家里拄拐杖。出自《礼记·工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伯俞泣杖

  [bó yú qì zhàng]

  指孝顺父母。

  览图禁杖

  [lǎn tú jìn zhàng]

  本则。

  杖履纵横

  [zhàng lǚ zòng héng]

  形容游人来往不绝。

  过头拐杖

  [guò tóu guǎi zhàng]

  见“过头杖”。

  芒鞋竹杖

  [máng xié zhú zhàng]

  指到处漫游。

  杖朝之年

  [zhàng cháo zhī nián]

  年过八十就可以允许撑着拐杖入朝。

  杖杜宰相

  [zhàng dù zǎi xiàng]

  《旧唐书·李林甫传》:“林甫 典选部时,选人 严迥 判语有用‘杕杜’二字者,林甫 不识‘杕’字,谓吏部侍郎 韦陟 曰:此云‘杖杜’何也?陟 俯首不敢言。”后人遂称 李林甫 为“杖杜宰相”,讥其才疏学浅。

  束杖理民

  [shù zhàng lǐ mín]

  指治理百姓不滥用刑罚。形容为官宽仁爱民。束杖,收起刑具。

  贼反荷杖

  [zéi fǎn hè zhàng]

  贼喊捉贼。

  大杖则走

  [dà zhàng zé zǒu]

  杖:木棍;走:逃跑。舜的父亲用大棍子打他时,他就逃走躲避,免陷父亲于不义。旧时宣扬的封建孝道。

  杖斧之臣

  [zhàng fǔ zhī chén]

  指掌握兵权的武臣。

  杖杜弄麞

  [zhàng dù nòng zhāng]

  指人借读别字。

  杖莫如信

  [zhàng mò rú xìn]

  可仗恃的莫过于守信用。

  球杖踢弄

  [qiú zhàng tī nòng]

  同“毬杖踢弄”。宋 代的一种技艺表演。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浑身眼、李宗正、张哥,毬杖踢弄。”

  杖流准徒

  [zhàng liú zhǔn tú]

  刑律名。

  掷杖成龙

  [zhì zhàng chéng lóng]

  后以之为典,借指还乡。

  杖钺一方

  [zhàng yuè yī fāng]

  比喻掌握兵权或驻扎一方。

  扶杖而行

  [fú zhàng ér xíng]

  拄着手杖而行走,指一个人上了年纪,行动不方便。

  褫衣廷杖

  [chǐ yī tíng zhàng]

  是古代的一种刑法,即脱掉犯人的衣服,用一个一头扁的一头圆的棍子,在大厅之下责打,主要针对朝中大臣。

  竹杖芒鞋

  [zhú zhàng máng xié]

  古人外出漫游地常备用具。

  神圣法杖

  [shén shèng fǎ zhàng]

  Eul的神圣法杖(Eul’s Scepter of Divinity引)又叫风杖,是基于魔兽争霸3:冰封王座的多人实时对战自定义地图DotA里的一个装备物品。

  笞杖徒流

  [chī zhàng tú liú]

  指古代的四种刑罚。

  一杖一条痕

  [yī zhàng yī tiáo hén]

  打一棒子留下一条痕迹。比喻做事扎实,效果明显。

  耕牛为主遭鞭杖

  [gēng niú wéi zhǔ zāo biān zhàng]

  民间传说:一位牧童在牧牛时睡着了,这时来了一只虎,牛急忙用角触醒牧童,牧童反以为扰了自己的清梦,怒而将牛鞭打。在 元 杂剧中,常作为恩将仇报的典实引用。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