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组词_讨字组词_讨的组词意思及拼音

  【讨的意思】:

  1.征伐:征~。

  2.探索;研究:研~。

  3.索取:向敌人~还血债。

  4.请求:~教。

  5.招惹:~厌。

 

  【讨的拼音】:tǎo

  

 

讨的笔顺示意图

  【讨的组词大全】:

  讨论

  [tǎo lùn]

  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会。展开~。~工作计划。

  讨厌

  [tǎo yàn]

  1.惹人厌烦:这人说话总是这么啰唆,真~!

  商讨

  [shāng tǎo]

  为了解决较大的、较复杂的问题而交换意见;商量讨论:会议~了两国的经济合作问题。

  讨巧

  [tǎo qiǎo]

  做事不费力而占便宜。

  讨价

  [tǎo jià]

  要价。

  讨饶

  [tǎo ráo]

  请求饶恕。

  研讨

  [yán tǎo]

  研究和讨论;研究探讨:~会。深入~其发展规律。

  乞讨

  [qǐ tǎo]

  向人乞求讨要(食物、钱等)。

  讨教

  [tǎo jiào]

  请求人指教:有个问题向您~。

  讨伐

  [tǎo fá]

  出兵攻打(敌人或叛逆)。

  声讨

  [shēng tǎo]

  公开谴责:愤怒~侵略者的暴行。

  讨债

  [tǎo zhài]

  讨还借给人的钱财:上门~。

  讨情

  [tǎo qíng]

  求情:~告饶。

  征讨

  [zhēng tǎo]

  出兵讨伐。

  讨亲

  [tǎo qīn]

  娶亲。

  检讨

  [jiǎn tǎo]

  1.检查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并作自我批评。

  讨乞

  [tǎo qǐ]

  向人要钱要饭等:沿街~。

  探讨

  [tàn tǎo]

  研究讨论:~哲学问题。

  讨还

  [tǎo huán]

  要回(欠下的钱、东西等):~欠款。~血债。

  讨平

  [tǎo píng]

  讨伐平定(叛乱):~叛匪。

  讨掩

  [tǎo yǎn]

  征讨、掩袭。

  讨蹙

  [tǎo cù]

  暂无释义

  讨雠

  [tǎo chóu]

  1.讨究雠校。

  讨死

  [tǎo sǐ]

  谓自己找死。多用为斥责之词。

  命讨

  [mìng tǎo]

  下令讨伐。

  讨集

  [tǎo jí]

  搜集。

  讨绥

  [tǎo suí]

  讨伐绥靖。 唐 韩云卿 《平蛮颂》:“爰命 陇西 ,授节讨绥,训我师徒,如熊如羆。”

  讨诵

  [tǎo sòng]

  讲习诵读。

  讨习

  [tǎo xí]

  讲论研习。

  讨源

  [tǎo yuán]

  亦作“讨原”。探本溯源。

  讨头

  [tǎo tóu]

  1.寻究头绪。

  讨裁

  [tǎo cái]

  研讨、裁夺。

  讨撮

  [tǎo cuō]

  犹讨摘。

  讨保

  [tǎo bǎo]

  寻求保人。

  擒讨

  [qín tǎo]

  擒获处治。晋 袁宏《后汉纪·顺帝纪下》:“察强豪大姦,以时擒讨。”《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元年》:“唯 尔朱荣 尚敢跋扈,臣与 庆之 自能擒讨。”

  邀讨

  [yāo tǎo]

  谓拦截讨伐。

  简讨

  [jiǎn tǎo]

  明 代翰林院史官名。本作“检讨”。避 崇祯 帝讳改。

  讨究

  [tǎo jiū]

  研讨,探讨追究。

  按讨

  [àn tǎo]

  查验究治。

  平讨

  [píng tǎo]

  讨伐平定。

  讨乱

  [tǎo luàn]

  1.讨伐叛乱。《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绍 遣将攻之,连年不能拔”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袁绍 与 瓚 书曰:‘孤与足下,既有前盟旧要,申之以讨乱之誓,爱过 夷 叔,分著丹青。’”唐 李德裕《论刘稹状·附太原状》:“望赐 李石 詔,且令身赴行营,於侧近徵兵讨乱。”

  讨亡

  [tǎo wáng]

  谓搜索亡命之徒。

  讨羽

  [tǎo yǔ]

  杂羽。

  讨荡

  [tǎo dàng]

  征讨扫荡。

  讨口

  [tǎo kǒu]

  方言。讨饭。

  讨说

  [tǎo shuō]

  犹讨论。

  讨乖

  [tǎo guāi]

  犹讨巧。

  讨闹

  [tǎo nào]

  趁热闹。

  参讨

  [cān tǎo]

  犹探讨。

  扑讨

  [pū tǎo]

  讨伐。《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扑讨凶逆,以寧社稷。”《南史·邓元起传》:“若寇贼浸淫,方须扑讨,董督之任,非我而谁?”《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贼既势挫,必当离散,然后可扑讨也。”

  讨诛

  [tǎo zhū]

  讨罪诛杀。宋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庆歷 八年正月辛未,宁令 弑 曩霄,国人讨诛之。”宋 王令《讲罢谢邵牧不疑书》:“则圣人之前,暴君污臣,有不讨诛;圣人之后,援类比近,无所证验。”《明史·外国传四·琉球》:“时 山南王 应祖 为其兄 达勃期 所弑,诸寨官讨诛之。”

  讨功

  [tǎo gōng]

  邀功。清 陈天华《猛回头》:“那人家的子孙,若是有一半倒要帮这个强盗,把自己的亲兄弟杀害了,到那强盗处讨功,这还算得一个人呢?”《文汇月刊》1984年第9期:“另一位青年飞步去接,(鸭蛋)刚好滚在他的手里,他嘻笑着向胖子讨功。”

  攻讨

  [gōng tǎo]

  攻击讨伐。《三国志·吴志·吕岱传》:“廖式 作乱…… 权 遣使追拜 岱 交州 牧,及遣诸将 唐咨 等骆驛相继,攻讨一年破之。”宋 苏辙《三论渠阳边事札子》:“欲遣间谍招诱,必用土人;欲行窥伺攻讨,必用土兵。”李大钊《废娼问题》:“凡是侮辱人权背反人道的制度风俗,我们都认作仇敌,要尽最大的努力去攻讨他。”

  讨捕

  [tǎo bǔ]

  搜捕。《后汉书·何敞传》:“奉宪之吏,莫适讨捕,踪迹不显,主名不立。” 宋 宋祁 《乞减税札子》:“盗贼既广,讨捕必严,兵盗相拏,邦国深患。” 明 沉德符 《野获编·邢部·矐仇人目》:“诈称 西粤 所遣讨捕逃伍者,縶执 舜宾 ,鋃鐺发解。”

  讨胜

  [tǎo shèng]

  探游胜迹美景。

  究讨

  [jiū tǎo]

  研究探讨。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朞年之后,更有硕儒,苦相究讨,方知误焉。”郭沫若《文艺论集·儿童文学之管见》:“吾人于谈论建设之先,不得不先究讨儿童文学的本质。”

  讨析

  [tǎo xī]

  研讨辨析。

  电讨

  [diàn tǎo]

  比喻以强兵讨伐。

  公讨

  [gōng tǎo]

  公开揭露声讨。

  讨缺

  [tǎo quē]

  乞求填补空缺官位。

  讨逆

  [tǎo nì]

  讨伐叛逆。

  讨覈

  [tǎo hé]

  讨究检核。

  讨治

  [tǎo zhì]

  惩治。

  讨筊

  [tǎo jiǎo]

  谓以筊卜问吉凶。明 无名氏《白兔记·祭赛》:“还早。年规:讨筊后方纔散福。”

  搜讨

  [sōu tǎo]

  1.谓深入研究探讨。《魏书·李琰之传》:“吾所以好读书,不求身后之名,但异见异闻,心之所愿,是以孜孜搜讨,欲罢不能。”《朱子语类》卷十一:“读书遇难处,且须虚心搜讨意思。”清 毕沅《王隐<晋书地道记>总序》:“余年来官事之暇,好搜讨地理之书。”鲁迅《书信集·致姚克》:“清 初学者,是纵论 唐 宋,搜讨前 明 的。”

  寻讨

  [xún tǎo]

  1.寻究探讨。

  讨欢

  [tǎo huān]

  犹讨喜。

  讨索

  [tǎo suǒ]

  1.研求。

  讨探

  [tǎo tàn]

  1.探讨,研究。 宋 欧阳修 《读梅氏诗有感示徐生》诗:“而幸知此乐,又常深讨探;今官得闲散,舍此欲奚耽?”

  逼讨

  [bī tǎo]

  强迫索取。

  恶讨

  [è tǎo]

  强行索讨。

  讨摘

  [tǎo zhāi]

  讨究撷取。

  讨破

  [tǎo pò]

  攻破,击败。《后汉书·章帝纪》:“ 荆 豫 诸郡兵讨破 武陵 、 漊中 叛 蛮 。”《晋书·刘牢之传》:“ 恭 使 牢之 讨破 王廞 ,以 牢之 领 晋陵 太守。”《魏书·太祖纪》:“夏四月,前 清河 太守 傅世 聚党千餘家,自号抚军将军。五月癸亥,征虏将军 庾岳 讨破之。”

  讨扰

  [tǎo rǎo]

  客套话,指受招待。

  讨研

  [tǎo yán]

  探讨钻研。唐 赵宗儒《顺宗皇帝哀册文》:“深工八体,尤洞三玄,秉志乐善,鋭思讨研。”宋 金履祥《祭王立斋先生文》:“云胡一疾,荏苒三年,右缓左弱,不废讨研。”

  讨小

  [tǎo xiǎo]

  娶小老婆。《歧路灯》第九回:“更可笑者,不説娶妾,而曰讨小;不説混戏旦,而曰打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四回:“龙光 道:‘他説他五十岁开外才讨小的。’”聂绀弩《乡下人的风趣》:“这句话却引起了他的更离奇的趣话:‘他们讨小也要等到秋天?’”

  讨打

  [tǎo dǎ]

  谓自招挨打。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三折:“你这小贱人还不赶他出去,要讨打哩。” 明 凌濛初 《北红拂》第三出:“[净:]俺家三郎拳头重,略有些不是,一拳便打个倒栽葱。而今换了这个官人,不知拳头轻重如何。请先打一拳试试看。[丑:]怎的讨打?”《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想他那讨打的原故,不过为着书房的功课起见。”

  讨顺

  [tǎo shùn]

  旧时理门(一种形式似宗教的禁烟酒组织)中的陈规之一。即人们加入组织后,每逢朔望两日向老师傅进献香仪以求赐福、保平安。

  讨理

  [tǎo lǐ]

  治理。

  讨搜

  [tǎo sōu]

  探寻搜集。

  讨核

  [tǎo hé]

  研讨并加以综合考查。

  讨罪

  [tǎo zuì]

  讨伐罪人。《左传·僖公元年》:“凡侯伯救患、分灾、讨罪,礼也。”唐 符载《为刘尚书祭王员外文》:“因得讨罪,诛其不义。”

  讲讨

  [jiǎng tǎo]

  讲习研究。

  讨关

  [tǎo guān]

  求关卡或拦路者让路放行。常用贿赂的方式。

  讨説

  [tǎo shuō]

  犹讨论。唐 柳宗元《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故学者终日讨説答问,呻吟习復,应对进退,掬溜播洒,则罢惫而废乱,故有‘息焉游焉’之説。”一本作“讨论”。参见“讨论”。

  讨谪

  [tǎo zhé]

  同“讨讁”。谓寻究其过失而谴责之。

  议讨

  [yì tǎo]

  商讨。

  讨春

  [tǎo chūn]

  1.游春,探春。唐 陆龟蒙 有《闔閭城北有卖花翁讨春之士往往造焉因招袭美》诗。清 钱谦益《赠陆墓邵叟是僧弥之父》诗:“忙为市南行药去,閒从城北讨春还。”清 黄景仁《广陵杂诗》:“讨春何限好,其奈晚秋何!”

  讨绝

  [tǎo jué]

  见“讨絶单”。

  讨讁

  [tǎo zhé]

  谓寻究其过失而谴责之。

  讨替

  [tǎo tì]

  见“讨替身”。

  进讨

  [jìn tǎo]

  进攻讨伐。

  国讨

  [guó tǎo]

  国家的讨伐或声讨。

  讨年

  [tǎo nián]

  指饥民春节前后讨饭度荒。陈登科《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六:“今天是我特地同 怀仁 来商议讨年的事。一到年跟前,他挑担子,我打花鼓,吃饭是一口锅,睡觉是一个稻草铺,这不就合在一起了。”

  讨租

  [tǎo zū]

  催收租金。多指田租。

  讨摄

  [tǎo shè]

  讨伐威慑。摄,通“慑”。

  讨猎

  [tǎo liè]

  征战和狩猎。

  冥讨

  [míng tǎo]

  尽力寻找。

  讨戮

  [tǎo lù]

  征讨诛杀。

  讨气

  [tǎo qì]

  惹气;引人生气。

  讨逐

  [tǎo zhú]

  1.征伐,征讨驱逐。

  讨悖

  [tǎo bèi]

  惩治悖逆。

  讨闲

  [tǎo xián]

  寻求安闲。

  讨来

  [tǎo lái]

  蒙古语。指兔。

  讨绎

  [tǎo yì]

  探讨阐释。

  讨练

  [tǎo liàn]

  讨究研习。

  讨话

  [tǎo huà]

  听消息,听回话。

  讨贱

  [tǎo jiàn]

  方言。不识好歹,自讨苦吃。

  取讨

  [qǔ tǎo]

  索取;讨。元 乔吉《扬州梦》第三折:“﹝此女﹞先与 豫章 太守 张尚之 为侍儿,后来 牛太守 往 豫章 经过,取讨为义女。”明 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自 隆宗门 外朝东者,曰司礼监经厂直房,日用纸札书箱皆贮於此,候御前取讨。”《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殷氏 承当了供养公婆,初时也还像样,渐渐半年三个月,要茶不茶,要饭不饭。两人受淡不过,有时只得开口,勉强取讨得些。”

  繙讨

  [fān tǎo]

  翻阅探索。元 陆友《研北杂志》:“刘禹锡 唐卿 尝谓繙讨书传最为乐事。”

  讨据

  [tǎo jù]

  讨究依据。

  讨吃

  [tǎo chī]

  向人要饭吃;讨饭。

  讨取

  [tǎo qǔ]

  意指索取。

  训讨

  [xùn tǎo]

  训练整治。

  讨求

  [tǎo qiú]

  1.探讨。

  讨人

  [tǎo rén]

  1.讨教别人。

  讨暴

  [tǎo bào]

  讨伐、惩治暴乱。

  讨差

  [tǎo chà]

  请求差使。

  掩讨

  [yǎn tǎo]

  犹讨伐。

  讨信

  [tǎo xìn]

  打听信息。

  讨正

  [tǎo zhèng]

  研讨订正。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景(常景)讨正科条,商榷古今,甚有伦序,见行於世,今《律》二十篇是也。”宋 曾巩《授中书舍人谢启》:“其於讲求体要,讨正典章,出独断之渊深,号积年之希阔。”

  讨笑

  [tǎo xiào]

  犹言惹人笑话。

  讨钱

  [tǎo qián]

  要钱;讨帐。

  讨力

  [tǎo lì]

  1.得力;起作用。

  讨讐

  [tǎo chóu]

  暂无释义

  讨戎

  [tǎo róng]

  征伐叛乱。

  镇讨

  [zhèn tǎo]

  镇压讨伐。

  讨杀

  [tǎo shā]

  诛杀。

  攘讨

  [rǎng tǎo]

  驱逐讨伐。

  讨臊

  [tǎo sào]

  谓自找羞辱、难堪。

  论讨

  [lùn tǎo]

  讨论。

  讨嚣

  [tǎo xiāo]

  犹讨愧,抱愧。

  出讨

  [chū tǎo]

  出外讨伐。

  讨擒

  [tǎo qín]

  见“讨禽”。

  讨米

  [tǎo mǐ]

  乞食。

  讨类

  [tǎo lèi]

  谓属于应该讨伐的一类。《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文子 言於 晋侯 曰:‘晋 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而使归其地,今 乌餘 之邑,皆讨类也。’”杜预 注:“言於比类宜见讨。”杨伯峻 注:“皆侵夺而来,在讨伐之列。”

  讨贼

  [tǎo zéi]

  讨伐贼寇。《左传·宣公二年》:“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晋 潘岳《西征赋》:“健 子婴 之果决,敢讨贼以紓祸。”明 杨继盛《请诛贼臣疏》:“况臣官居兵曹,以讨贼为职;然贼不专於寇敌,凡有害於社稷人民者,均谓之贼。”

  讨击

  [tǎo jī]

  1.讨伐,攻击。

  伯讨

  [bó tǎo]

  谓方伯讨伐有罪的诸侯。《公羊传·僖公四年》:“齐 人执 陈 袁涛涂 ……执者曷为或称侯?或称人?称侯而执者,伯讨也。称人而执者,非伯讨也。”何休 注:“言有罪方伯所宜讨。”徐彦 疏:“即下二十八年 晋侯 执 曹伯 畀 宋 人,成 十五年 晋侯 执 曹伯 归之于京师之属是也。”

  翻讨

  [fān tǎo]

  翻阅探索。

  讨蒐

  [tǎo sōu]

  探寻搜集。清 杨恩寿《坦园日记》卷七:“《明河篇寿王一梧》云:‘……手撰鸿製辉刀球,熙朝掌故详讨蒐。’”

  讨生

  [tǎo shēng]

  谋生活。

  讨愧

  [tǎo kuì]

  犹抱愧。

  讨骂

  [tǎo mà]

  犹言自找挨骂。

  讨问

  [tǎo wèn]

  1.谓历数其罪而讨伐之。

  讨责

  [tǎo zé]

  见“讨负”。

  瞻讨

  [zhān tǎo]

  观览探寻。

  战讨

  [zhàn tǎo]

  征战;讨伐。

  游讨

  [yóu tǎo]

  指游览探胜。

  讨度

  [tǎo dù]

  衡量揣度。

  讨底

  [tǎo dǐ]

  打听出详细和全面的情况;探听底细。

  讨赜

  [tǎo zé]

  讨究隐微。

  讨閲

  [tǎo yuè]

  讨究检核。《隋书·王劭传》:“时 祖孝徵、魏收、阳休之 等尝论古事,有所遗忘,讨閲不能得,因呼 劭 问之。”唐 韦表微《翰林学士院新楼记》:“积其典坟,藏於扃钥,因讨閲之际,资登眺之娱。”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五:“僕性喜讨论,考合同异,每闻一事隐而未见,或可见而事不同,如瓦砾之在怀,必欲讨閲归於一説而后已。”

  讨抄

  [tǎo chāo]

  谓攻城略地。

  讨罚

  [tǎo fá]

  征讨罚罪。

  讨掳

  [tǎo lǔ]

  犹杀掠。

  讨试

  [tǎo shì]

  犹考查。

  讨贰

  [tǎo èr]

  征讨怀异心的叛逆者。

  奋讨

  [fèn tǎo]

  奋起讨伐。出处《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或忠义奋讨,或上天降罚。”。

  讨趣

  [tǎo qù]

  寻欢作乐。

  讨示

  [tǎo shì]

  犹请示。

  讨换

  [tǎo huàn]

  1.索取。孙犁《白洋淀纪事·村歌上篇》:“他们能织这样的布?一道街上,都到我这里来讨换布样子。”孙犁《蒿儿梁》:“老人们说:庄子上有的东西,凭是多么贵重,我们也给你们吃;要讨换这些东西,除非是到川里。”

  天讨

  [tiān tǎo]

  上天的惩治。

  讨彩

  [tǎo cǎi]

  博得喝采。

  讨帐

  [tǎo zhàng]

  1.亦作“讨账”。催还欠账。《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王定 讨帐,不觉三月有餘,三万银帐,都收完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这讨帐的朋友要去寻他,他总给他一个不见。”樊增祥《批胡老四呈词》:“尔壻 樊顺兴 如果与 田三信 毫无首尾,岂能屡至 山西 讨账?”

  讨笤

  [tǎo tiáo]

  指在神前用两块挖空的木块,丢在地下,看它俯仰的情况而定吉凶的一种迷信活动。《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凡祈嗣的,须要壮年无病的妇女,斋戒七日,亲到寺中拜祷,向佛讨笤。”

  讨人嫌

  [tǎo rén xián]

  讨嫌。

  讨便宜

  [tǎo pián yi]

  存心占便宜。

  讨生活

  [tǎo shēng huó]

  寻求生计;过日子。

  讨吃棍

  [tǎo chī gùn]

  讨饭用的打狗棍。又叫叫花棍。

  讨惹厌

  [tǎo rě yàn]

  方言。谓惹人讨厌。

  讨口子

  [tǎo kǒu zi]

  乞丐。《人民文学》1980年第4期:“这里漫山白银,社员反倒成了讨口子。”《剧本》1981年第2期:“我辈穷戏班子,两个肩头搭一个嘴巴,叫花子贬了讨口子在,又何惧舍命陪君子呢?”

  讨布娘

  [tǎo bù niáng]

  又称讨“补娘”,饶平客家地区的一种说法,就是娶老婆的意思。

  讨论稿

  [tǎo lùn gǎo]

  正式文件出台前用以进行讨论的草稿。

  讨绝单

  [tǎo jué dān]

  索要绝单。谓非法杀害犯人。絶单,狱吏向主管州县官报告在押犯人身死气绝的单子。

  讨顺风

  [tǎo shùn fēng]

  指旧时船家于出航前祭神以求一路顺风。

  讨针线

  [tǎo zhēn xiàn]

  谓生活所需须求他人供给,即靠他人生活。

  讨酒钱

  [tǎo jiǔ qián]

  索取小费。

  讨气绝

  [tǎo qì jué]

  即讨绝单。

  讨人厌

  [tǎo rén yàn]

  讨人嫌。《红楼梦》第二五回:“因向他悄悄的道:‘你安分些罢,何苦讨人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然而到了里面,我却不做什么正颜厉色的君子去讨人厌。”鲁迅《三闲集·怎么写》:“记得还是去年躲在 厦门岛 上的时候,因为太讨人厌了,终于得到‘敬鬼神而远之’式的待遇,被供在图书馆楼上的一间屋子里。”

  讨打吃

  [tǎo dǎ chī]

  犹讨打。

  讨债鬼

  [tǎo zhài guǐ]

  佛教以为“子以三因缘生:一者,父母先世负子钱;二者,子先世负父母钱;三者,怨家来作子”。凡是子生百日、千日便死,便是怨家来讨前生未了之债。见《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俗因称夭殇的儿女为“讨债鬼”。亦用于咒骂劣子或图财沾利的无赖之徒。《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大爷道:‘六哥,你就是个讨债鬼,缠死了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二回:“所以越空越大,慢慢的闹得那水鸥小榭的门口,除了往来的冠盖之外,又多添了一班讨债鬼。”王西彦《黄昏》:“‘你孽障!’她几乎要捶击他了,‘你不死的孽障!你不死的讨债鬼!’”

  讨替身

  [tǎo tì shēn]

  旧时迷信,谓含冤负屈凶死者的鬼魂,沉沦苦海,为求超生,往往诱使他人上吊、投河,以求自代,叫做“讨替身”。

  讨饭胚

  [tǎo fàn pēi]

  詈词。要饭的穷种。

  讨讨讁

  [tǎo tǎo zhé]

  谓寻究其过失而谴责之。

  讨回头

  [tǎo huí tóu]

  找机会逃回。

  讨分晓

  [tǎo fēn xiǎo]

  谓放明白些。

  讨债块

  [tǎo zhài kuài]

  方言。即讨债鬼。

  讨吃鬼

  [tǎo chī guǐ]

  1.民间传说中专事乞讨的鬼。

  研讨课

  [yán tǎo kè]

  在教师指导下,遴选主要研讨专题,学生选择搭配,先由学生进行简短报告,老师、学生共同参与讨论的教学形式,这在大陆法系国家中最为常见。

  讨开点

  [tǎo kāi diǎn]

  方言。分得一点。

  讨替代

  [tǎo tì dài]

  见“讨替身”。

  讨羹饭

  [tǎo gēng fàn]

  旧时迷信称野鬼游魂乞求施舍。

  讨饶头

  [tǎo ráo tóu]

  方言。物已买就之后,要求增益少许。

  讨口牙

  [tǎo kǒu yá]

  吵嘴,惹口舌。

  讨来思

  [tǎo lái sī]

  西域古地名。

  讨呵欠

  [tǎo hē qiàn]

  讨还欠帐的谐谑语。

  讨面皮

  [tǎo miàn pí]

  卖面子求情。

  讨厌鬼

  [tǎo yàn guǐ]

  1.令人讨厌的、使人恼火的、卑鄙的人。

  讨野火

  [tǎo yě huǒ]

  詈词。找麻烦。多用于针对寻畔、耍无赖者。

  讨喜欢

  [tǎo xǐ huān]

  惹人喜爱;受欢迎。张天翼《春风》:“老师们跟前都围着那些讨喜欢的学生。”亦省作“讨喜”。《中国语文》1958年第11期:“在扬州话里,‘讨喜’这个词儿不是‘没有被大家采用’,而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形容词,和‘讨厌’一样普通地使用着:这孩子真讨喜!这钢笔蛮讨喜的!”《十月》1982年第3期:“冯表姐 长得俏丽,面孔原本就讨喜,这粒黑痣,更添了几分妩媚。”

  讨没趣

  [tǎo méi qù]

  犹言自找难堪。

  讨分上

  [tǎo fēn shàng]

  卖面子。

  讨采头

  [tǎo cǎi tóu]

  谓求得好预兆。《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只见那 阿四 便钻出船头上来,嚷道:‘这不识时务小秃驴,我家相公正去乡试,要讨采头,撞将你这一件秃光光不利市的物事来。’”

  自讨没趣

  [zì tǎo méi qù]

  做事不得当,反使自己难堪窘迫。

  自讨苦吃

  [zì tǎo kǔ chī]

  讨:招惹。自己找苦吃。

  讨价还价

  [tǎo jià huán jià]

  买卖双方要价还价。也比喻接受某项任务前或举行谈判时提出种种条件,斤斤计较。

  寻源讨本

  [xún yuán tǎo běn]

  指穷本溯源。

  沿波讨源

  [yán bō tǎo yuán]

  沿波:顺着水流;讨源:探索源头。循着水流寻找源头。原比喻作文时由次要的写到主要的,最后点出主题。后比喻探讨事物的本末。

  讨恶翦暴

  [tǎo è jiǎn bào]

  征讨和剪除凶恶残暴的势力。

  寻头讨脑

  [xún tóu tǎo nǎo]

  故意挑毛病。

  声罪致讨

  [shēng zuì zhì tǎo]

  宣布罪状,并加讨伐。

  东征西讨

  [dōng zhēng xī tǎo]

  指四面出兵征战讨伐。

  穷波讨源

  [qióng bō tǎo yuán]

  多用于比喻深入研究学问。

  讨逆除暴

  [tǎo nì chú bào]

  征伐和消除背叛的残暴势力。

  讨冷饭吃

  [tǎo lěng fàn chī]

  比喻向别人乞求。

  讨恶剪暴

  [tǎo è jiǎn bào]

  暂无释义

  讨是寻非

  [tǎo shì xún fēi]

  惹是生非,故意挑剔。

  何必讨好

  [hé bì tǎo hǎo]

  有些事,做了也不起作用,收不到任何效果。讨好某人,某人不喜欢,甚至厌误你的做法,那又何必讨好呢。

  讨没意思

  [tǎo méi yì sī]

  犹言讨没趣。

  擒奸讨暴

  [qín jiān tǎo bào]

  暴:豪强。指捕捉奸人,讨伐强暴。

  两面讨好

  [liǎng miàn tǎo hǎo]

  在两派之间摇摆或保持中间立场以讨好双方的人。

  诛凶讨逆

  [zhū xiōng tǎo nì]

  诛:杀死;逆:叛逆。讨伐消灭作恶叛乱的人。

  课堂讨论

  [kè táng tǎo lùn]

  学校教学方式之一。由教师提出讨论课题,指定参考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钻研,在课堂上讨论,然后做出结论。

  诛暴讨逆

  [zhū bào tǎo nì]

  诛:讨伐。讨伐凶暴、叛逆之人。

  讨没脸面

  [tǎo méi liǎn miàn]

  谓丢面子,自找难堪。

  讨类知原

  [tǎo lèi zhī yuán]

  指通过类比而探知渊源。

  吃力不讨好

  [chī lì bù tǎo hǎo]

  讨:求得。费了好大力气,也得不到称赞。形容事情棘手难办,或工作方法笨拙,不对头。

  出力不讨好

  [chū lì bù tǎo hǎo]

  指白费功夫,没有取得成效,相反带来坏的影响。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